The Town of Light
作者尚未以您的语言提供描述。
12 March 1938. Renée, 16 years old, is ripped out of her world, locked up and deprived of everything. Her only fault was that she didn't know what her place in the world was. "A danger to herself and others and a cause of public scandal" wrote the police headquarters. The only horror you will find in this game is the truth: a blow to the solar plexus, much more intense than any supernatural presence The Town of Light i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told in the first person. The story is set in Italy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 a place which really existed and has been meticulously reconstructed. Explor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environment you will relive the history of the main character through her confused viewpoint and on the basis of your choices, the story will develop in different ways. Characteristics: Realistic 3d graphics Based on real facts and events. Strong narrative component No zombies or supernatural presences. Original sound track.
Steam User 6
如果你打不开游戏,接下来的方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①不要打汉化!不要打汉化!打汉化会报错!必须纯英文版本!
②右击游戏封面选择属性
③在启动项一栏输入下面的代码
cmd /c "set OPENSSL_ia32cap=:~0x20000000 && %command%"
④开始游戏
Steam User 19
干掉我显卡的游戏
因为最近玩了《玛莎已死》,写测评的时候发现他们之前做过《The town of light》,而这款游戏正在我的库存里,因此就下载下来玩了。在主力机上玩的时候因为CPU太高级无法启动,在网上找了个在启动选项中添加代码的办法,其实游戏提供了高级CPU的启动选项。因为是16年的游戏,我就把各个画面选项调成了最高。没想到这款游戏的优化很差,流畅度不咋地,我显卡倒是转得飞快,最后导致显示信号传输出了问题黑屏了。显卡现在正在维修人员手里准备给我测试+保修呢,应该是DP和HDMI的传输口出了问题,目前只能用集显了,哎。换成另一台笔记本电脑,CPU的问题就没了,玩到最后显卡也顶得住,所以现在才能写测评。
丑话说在前头
除了上面提到的优化问题,我把游戏存在的所有问题在这里一股脑全说出来,一方面给大家提个醒,另一方面后面就不用单独提了。首先就是画面的问题,游戏虽说是16年的游戏,但画面像是06年的。从模型,贴图,光影等方面一看就属于画面很一般的那一批,落后于很多同类游戏。游戏场景中有时使用无贴图的模型,有时用黑白画面,导致画面看起来更为糟糕。其次,本作玩法的80%以上属于第一人称“走路模拟器”,基本一直在走路,且无法奔跑。特别是游戏后期有段迷宫,我在里面来来回回,真的快绕晕了。极小一部分的其余玩法主要也是读文档,开关门窗,推轮椅,找东西……总之互动非常有限,冲着游戏性来的人绝对会失望。
完全没有Jumpscare,专注多重叙事
如果有人害怕那种突然吓人一跳的恐怖游戏,那么本作非常适合游玩。不仅没有Jumpscare,没有怪物,没有追逐,整体的吓人程度都非常低。最多有点环境音,环境破败,长廊里伸出的手之类的微小惊悚,很多画面使用素描展示,更是让人觉得并不恐怖。游戏全程基本都是在走路与点击,主要是一步步完成任务,重探往事。对于过去的故事,游戏采取了多种叙述视角,主体以蕾妮·T的角度讲述,另外还有阿玛拉和院方的视角。不论哪一种,其内容都并不完全可信。蕾妮自身患病,有妄想症,经常短暂性失忆。院方则会为自己的利益篡改记录内容,提供虚假报告,使真相扑簌迷离。然而,本作并不是一个探案游戏,不要想着能通过各种线索推理出唯一真相,主要是深入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体会他们的状态,了解他们的故事。最主要的是了解那个年代极为不人道的治疗方法——额叶切除手术,著名电影《飞越疯人院》和《禁闭岛》都有涉及。游戏内除了精神病院,连附近的环境一并营造了出来,多多探索的话还能拿到不少成就。游戏中部分章节存在选择,这些选择会导致部分流程的不同,但结局并不改变。
地点原型——沃尔泰拉精神病院
我把意大利和精神病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只能想到电影《灿烂人生》,但本作的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即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的沃尔泰拉精神病院。沃尔泰拉精神病院始建于1888年,曾同时收容过6000多名精神病患者,一度是意大利最大的精神病院之一 。当时只要有人出现抑郁或精神分裂症的迹象,甚至因为被指控有政治或道德问题,就可能被关进去。该地行为残忍,并以电击疗法而闻名,还会用胰岛素诱导昏迷、药物测试、监禁隔离、关在装满冰的水槽等方式残忍对待病人,绰号“不归之所(the place of no return)”。1978 年,意大利出台了更为严格的精神病院监管法,该机构关闭,一直废弃至今。多年来经常有探险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涂鸦者和摄影师造访。制作组真的去过那里,大幅参考了此处,使用了沃尔泰拉这个市名;出现的很多照片都是此精神病院的照片;地图设计,甚至那个大门跟真实的院门一模一样,包括上面的字母。
故事梳理【剧透警告】
故事的主角蕾妮·T在1921年生于一个不幸的家庭,父亲将他们遗弃,母亲艾达·T身体不好,靠着做裁缝获得微薄收入。有个名为奥诺弗里奥的男人会帮助他们,但游戏也暗示他可能做过一些兽行。蕾妮从6-7岁就开始出现精神病的症状,如果做了全收集,可以看到蕾妮的日记,里面有她16岁以前的人生故事。1938年,16岁的蕾妮因精神病和行为不端(那时连女性自慰都会被视为不端行为)被送进精神病院。入院后,先到1号观察区,经过评估后转入2号安静病人区。在那段时间,蕾妮遭到看护的强奸,并怀了孕。孕期三月左右,医院强制引产,并伪造了有人闯入医院,在医院空地使蕾妮怀孕并流产的报告。游戏通过一个在医院工作5年人员写给院长的信中间接证明了此事,确定医院撒谎。
孤独、恐惧、绝望、痛苦中的蕾妮认识了阿玛拉,一个大她不少的女性,成为她少有的慰藉。通过多方信息综合看来,有两种版本较为可信,一是阿玛拉多次短期入院,结识蕾妮后对其很关心,但于1942年死于肺结核。另一种是她关心蕾妮,后来离开病院,摆脱一个护士对其多加关心。在蕾妮自己看来,她们在一起非常快乐,而且两人同性相恋,一次在淋浴房取悦彼此时被护士发现。失去希望的蕾妮大喊大叫,攻击护士,被监禁后转入3号轻度燥郁病房。拘束衣、冷水澡、绑在床上、蒙床单水刑,甚至电击等都成了家常便饭。1940年,院方认为探视与收信会加重其病情,19岁的蕾妮被迫与母亲断绝了通信,实际上那个时候母亲已经病重无法出门。次年,蕾妮又被转回1号与2号病房区,后来又申请出院,但被院方否决。
1943年5月,蕾妮的出院申请再次被否决,院方终于告诉她,母亲艾达——她唯一的亲人早已于1942年8月去世,没有收容处,她永远也走不了了。此时的蕾妮陷入了疯狂与自残,多次尝试自杀。6月10日,医院为她进行了臭名昭著的额叶切除手术,在结尾动画那里展示了整个过程,插入,手掌用力推进,锤击,用力搅拌……此后,蕾妮成了最安静的病人,偶尔对医生说一两句过往。23岁的她,在精神病院度过了5年多,成了一个活死人,也将一直待在那里。2016年,一个似乎是蕾妮的人再次造访此处,探寻这些往事。实际上2016年,蕾妮即使活着也已经90多岁了,可以说是带有蕾妮部分回忆的灵魂。整个故事因为多方冲突的叙述,只能得出个大概,很多地方因为缺乏证据,没有明确答案。
注意事项
根据大量中文玩家的反馈,游戏在2021年2月加入中文语言。记得Frictional Games的恐怖游戏也在推出数年后提供了官方中文,玩家们的呼声是真的有用啊!如果启动游戏时没有反应,可以换成第二个启动选项。在启动选项中添加cmd /c "set OPENSSL_ia32cap=:~0x20000000 && %command%" 也可以解决,但我不推荐。本作无法截图,可以在启动选项中加入--in-process-gpu来强制启动Steam辅助。
《玛莎已死》的彩蛋
本作与制作组后来的《玛莎已死》是存在关联的,比如茱莉亚曾在奶妈那里住了三年,原因就是她母亲艾琳去了精神病院。所待的地方其实就是本作里的那个,1926年4月12入住,阿蒂利奥·D神父是联系人,也出现在《玛莎已死》中。谋杀案也确实发生了,1944年4月14日茱莉亚·K在家附近被杀,葬礼定于4月16日,家里还有母亲艾琳·K,父亲埃里希和妹妹玛莎。后来命案发生月份改到了7月,最重要的是把被谋杀的改成了玛莎,否则就叫《茱莉亚已死》了。另外,还有一份艾琳的报告,说她认为女儿是魔鬼,让她无法生育,也让她的妹妹无法说话。她社会阶层高,因为慷慨的捐赠可以住单人病房,还准备让女儿来这里。这几份文档其实奠定了《玛莎已死》的基础故事框架,故事显然很早以前就开始构思了,只是叙述方式并不让人喜欢。
Steam User 2
好游戏,不恐怖就是氛围比较阴森孤独的废墟步行模拟,但我不会玩第二遍了,因为实在是太过压抑悲伤……一想到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就觉得难以忍受,有多少人被他人认定为错误、异常而被强行扭曲毁掉人生,这样的事不仅在那个年代,在现如今也在上演。太过无力了
Steam User 7
以下仅为个人观点,并且涉及到严重的剧透!!!!
我对这个游戏的感觉十分复杂。一开始,我认为是一个无辜女孩被疯人院折磨的悲剧故事,但随着剧情的推进,我逐渐确认女主确实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也确实给自己和身边人带来了无尽困扰。而故事之初让人心惊的种种片段,例如唯一的好友被护士强行分开,被医院故意隔绝与母亲的联系,被诬陷为精神病人等都是子虚乌有的,乃至于被医生强暴等情节,我认为也是她的荒诞幻想。这个故事本质上,就是一个严重的幻想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呓语而已。
那这个游戏是否就没有意义了呢?不是的,我认为不但有意义,而且十分深刻。
先反驳一些观点,我看到有些人指责这是一个冷漠带来的悲剧,但我觉得这些医生也好,护士也好都并不冷漠,把游戏零碎的片段拼凑起来,女主的母亲把她送进医院确实是因为女儿疯得厉害,病院中的医生也确实想尽了办法试图治疗女主,反而是女主伤害了许多护士。而从留下的文字记录来看,医生和警察们对女主的感情恐怕也是怜惜居多,甚至游戏最终是在医生B对女主还如此年轻的感慨中结束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女主身边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
但是为什么没有坏人,结局却是如此悲伤?因为那是比个人的罪恶更加绝望的—时代的悲哀!而游戏中的悲哀之最,毁灭了女主的额叶切除术在1945年还是一项风头正盛的新兴技术,1949年这项技术的创始人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我想,那位决定对女孩实行额叶切除术的医生不会知道这代表了什么,面对一个知晓了母亲死讯试图自杀的女疯子,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拯救她了。
我不知道几十年后这位医生是否会为此忏悔,羞愧。无论答案如何,我也无法去指责他。因为在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精神病的时代,对待这些可能危害自己,危害他人的精神病人。恐怕就只有监禁、电击与镇定剂,以及最终手段-摘除额叶了。这种系统性的罪恶,却可能是由善意堆砌起来的。
于是出现了这个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这一刻,我无力苛责,只有唏嘘!
Steam User 1
是个好游戏,虽然很想集成就,但是剧情压抑到让人不想打开第二遍。。
Steam User 0
废墟探险模拟器(×)引导太差了,让我一度以为游戏没有主线剧情。。。不过通关了还是很值得
Steam User 0
不恐怖的恐怖游戏之一,全程没有任何鬼怪和追逐战,整体下来就是讲诉一个悲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