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ast of Us™ Part I
进入《The Last of Us™》,在这款荣获 200 余项 TGA 大奖的游戏中,体验那段动人心弦的故事,见证角色们的命运。
人类文明风雨飘摇,感染者与人类幸存者横行各地。故事的主人公,饱经风霜的乔尔,受雇将 14 岁的艾莉“走私”到军事隔离区外。然而,这份看似平常的差事,最终竟成了一场艰难曲折的横跨美国之旅。
游戏包含《The Last of Us™》单人模式剧情,以及游戏前传《Left Behind》。在该前传中,你将体验那段改变了艾莉与挚友莱莉命运的往事。
专为 PC 端而制
《The Last of Us™ Part I》PC 版将携大量 PC 版专属特色登场,生动呈现乔尔和艾利险象环生、令人难忘的旅程。《The Last of Us Part I》PC 版专为 PC 端进行了优化,针对 PC 端让游玩体验大大提升。游戏将支持 AMD FSR 2.2 技术和 Nvidia DLSS Super Resolution* 技术,可以设置垂直同步和帧率上限,并加入了一系列专为 PC 端而设的功能,包括可调节材质质量、阴影、反射效果、环境光遮蔽等等。
在乔尔和艾莉整个冒险旅途中,PC 端玩家将享受真正的 4K 分辨率所呈现的精细入微画面,让自己全然沉浸于一个风景如画却危机四伏的世界**。从波士顿隔离区环境恶劣压抑的街道,到比尔的小镇杂草丛生、颓败萧索的居所,踏上横跨整个美国的奇妙之旅。玩家可以使用屏幕高宽比为 21:9 超宽和 32:9 终极超宽的显示器,尊享豪华体验。
探索各个区域,藏踪蹑迹地穿行于荒凉的房屋和城市(搜索抽屉和橱柜,寻找补给),或加入扣人心弦的战斗,在 3D 音效的支持下更准确地辨识树叶摩挲和玻璃碎裂的声响,以及敌人企图靠近时的脚步声***。
AMD Fidelity FX Super Resolution 2
利用 AMD 尖端的时间放大技术,在您化身乔尔和艾莉为生存而战时提升帧率。FSR 2 使用先进的算法来提升帧率并在多种兼容图形卡中提供高质量、高分辨率的《The Last of Us Part I》游戏体验。
周边配套
《The Last of Us Part I》PC 版支持 DualSense 控制器有线连接。通过触觉反馈和动态自适应扳机,玩家将切身体会富有冲击力的战斗和坦克从身旁“隆隆”驶过的震撼。游戏还支持 DualShock 4 和其他各种控制器,支持键盘鼠标操作,玩家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游玩模式。PC 版新添了许多全新控制自定义选项,包括完全控制重映射,键盘和鼠标控制主、次要按键绑定,还允许玩家使用自适应模式,结合使用键盘和控制器。PC 版还将保留《The Last of Us Part I》的一系列无障碍功能,玩家可以自行调节,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偏好。
* 需要兼容的 PC 与显卡方可开启图像增强。
** 需要兼容的 Pc、显卡和 4K 显示设备方可开启图像增强。
*** 需要立体声耳机或兼容的扬声器方可开启 3D 音效模式。
Steam User 211
循声者很可爱,想和循声者激情舌吻
Steam User 120
之前上班一直想玩,现在被裁员了刚好一次性通关,挺治愈的
神作,时时刻刻都在点题us,Ellie和Joel对话在剧情的推进中越来越让人声临其境,从去找uncle Tommy,Joel最后选择跟Ellie一起,到后面去医院问Ellie到底有没有想好,其实已经做出了他的选择了,去TM的拯救世界,不能失去第二个女儿了,Ellie最后一句Swear to me,swear to me that everything you said about Firefly is true.点睛之笔
先活下去吧,其他的再想办法
Steam User 330
哎捧油,非常good剧情和画面有的呢,非常快速自动存档操作简单有的呢,但是我的显卡复兴号一样的速度的转的呢,我的电脑像被雄鹰抓走的绵羊一样突然闪退呢,制作人你做的优化我给你一点空气不给,多的话不说,馕一样大的拳头,在你的勾子后面狠狠地给呢
Steam User 406
为了玩这个把鸣潮卸了腾空间,确实挺不错的,现在就去把原神卸了下美末二
Steam User 98
剧情精彩,细节刻画生动,很好的电影话叙事,代入感不错
感觉剧情很短...除了收集成就就很难有而二三周目的冲动了
还有就是能卖这么贵,索尼我X尼玛,扰乱STEAM国区游戏价格
Steam User 111
2024年,玩家们已经开始有些对索尼第一方工作室的“电影化游戏”不太感冒了。这种模式的游戏注重叙事,用高成本打造了高品质的画面和能充分调动情绪的演出,有时却被批评玩法乏善可陈。不过在十年前,《最后生还者 第一部》(TLOU)发布的时候,它确实是玩家们交口称赞的神作。
生存、冒险、三光
同样是生物病毒背景,主要战斗方式是射击,还有资源管理和搜集要素的游戏,我不免想把TLOU和最近玩过的《生化危机4重制版》(RE4)放在一起说说,来确定它在光谱上的位置。
不同于RE4的动态资源,TLOU的资源限制得较为严格。用来制作道具的物品掉率尚可,但是武器的弹药较为稀缺,我认为这是鼓励玩家用潜行暗杀的方式战斗的信号。但潜行的套路有限,而且我不太擅长,因此我的绝大部分战斗最后都会转变为枪战。游戏的战斗分为两类,对人战和对感染者战。对人战中敌方AI多为掩体射击+绕后包抄的模式,因此瞄准比较轻松;感染者则会直冲过来,跑动过程中头部会大幅度晃动,很难瞄准爆头。一旦失误,子弹就会捉襟见肘,我也因此把难度调成了“简单”来让子弹掉落得更多一些。
一旦被敌人近身,可以做的事就不多了:没有闪避,没有格挡,高级感染者一触即死,能做的只有跑。在游戏初期,我经常把空格当成闪避(但实际是快速转身),一直在原地转身然后被活活打死。
除了生存物资,TLOU的收集品也很丰富(有上百个),其中一部分承担了相当重要的叙事任务。但是,游戏里没有像RE4一样的藏宝图,在不知道地点的情况下每一栋可进入的房屋都要进去翻箱倒柜,其实有一点累。火萤挂坠也经常塞在一些犄角旮旯里。对话的收集更是有些严苛:有些对话的触发有时间限制,如果你刚好在另一边搜东西,很有可能跑过来就过时不候了,为了更完整的剧情体验只好读档重来。
不过有一点深得我心:在TLOU里「战斗」和「搜集」两个要素分得比较开,基本不会出现搜房子时的jumpscare,也不会有恐怖压抑的氛围,就是单纯的搜集。这一点比RE4感觉要好一些,给了心里缓冲的时间。
电影化叙事
这种叙事方式确实是游戏工业实力的代表,索尼旗下的顽皮狗和圣莫妮卡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能是最近日厂游戏玩多了,播片是要么是黑屏加载,要么是帧数从120暴降至30,人物也有细微不同感,看到TLOU里面播片几乎和游戏无缝衔接的时候我有些惊讶。坐拥如此技术,插入短时长的播片来为演出服务就更加可行了。这种叙事方式搭配写实风格的美术确实很能调动情绪,比如序章末尾莎拉被士兵射杀后那种害怕而又无力的挣扎,就让人于心不忍。
除了这部分明线叙事,游戏还利用收集品里的纸条和录音机完成了暗线叙事。每一个大章节里的纸条连起来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了该场景内另一批人的经历。比如在匹兹堡的隔离区,纸条描绘了人们是如何受到官方组织的压迫,如何开始抵抗并逐渐废除隔离区的;随后的下水道章节,又描述了一群人在下水道内建立起了一个生活区,却又因为疏忽而被感染者入侵的故事。这样的明暗两线叙事让收集的动机变得更强,同时暗线故事也补充、印证了主线故事。
乔尔和艾莉
和很多主角不一样,乔尔并不是一个好人。
他敏感多疑,不轻易接住任何人递来的橄榄枝;他生性冷漠,在序章撤离时拒绝对求救的人们伸出援手;他手段残忍,用酷刑拷问绑走艾莉的团伙;他一意孤行,一路打穿火萤的防线,杀死了无辜的医生和对艾莉关照有加的马琳,带走艾莉。
但这个角色和以他为中心展开的这场穿越美国大陆的冒险,依然打动人心。这是因为旅途中人物的弧光,以及结局时对艾莉的纯粹强烈的“父爱”。
一开始从马琳那里接到运送艾莉的任务时,乔尔只想赶紧甩掉这个包袱拿回枪支。后来发现火萤的交接队伍身亡,而泰丝也被感染选择牺牲自己后,乔尔也只能不情不愿地,以泰丝的遗愿和疫苗的可能性为理由带着艾莉继续这段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乔尔对艾莉的态度一直是很强硬的,坚决地要主导他们的关系。在艾莉试图提及泰丝和莎拉的死时,乔尔往往只是粗暴地打断她,用命令的语气让她不要再讲下去;又或者是有些激动地说“你根本不理解XXX”。
转变发生在匹兹堡的酒店里,乔尔和猎杀者缠斗时艾莉捡到了手枪并给了对手致命一击,随后又在二楼用步枪出色地掩护了乔尔。乔尔在被救了一命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大发脾气:我不是叫你别乱跑吗?这其实有一种主导地位被威胁的不安感。但是在冷静下来之后他也委婉承认了艾莉的作用。从这里开始,乔尔逐渐开始作为一个伙伴认可艾莉。
另一个转折点发生在汤米的水坝。乔尔本想让前火萤成员汤米去送艾莉,说服他的理由也是这样可以研发出疫苗拯救世界,但艾莉却对此大为受伤并“离家出走”。艾莉在成长过程中失去了很多保护过她的人,因此她故作坚强,装作自己一人也足以应付的同时,也更加惧怕着孤身一人。她在谈话中常常装成熟,用同辈的口吻和乔尔说话(比如用“man”这样的词),但接连失去童年玩伴莱莉和泰丝的她也害怕失去和乔尔的情感纽带。
最终,乔尔还是用让汤米照顾老婆为借口,决定自己带着艾莉出发。这里标志着他完成旅程的动机已经从「拯救世界」变为了「保护女孩」,为之后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在终于抵达火萤所在的盐湖城之后,艾莉变得有些心不在焉。她知道自己可能命不久矣,也开始留恋起世间的美好(著名的长颈鹿场景)。但是乔尔没办法接受,他选择一路打到手术室,强行带走了艾莉,然后骗她说其实火萤找到了很多免疫的人,他们可以回家了。
这是一个经典的两难选择,即牺牲自己的身边人来拯救世界。一方面我们习惯了各种牺牲自我的英雄故事,另一方面对亲近之人的保护也是最重要的事之一。游戏里主人公乔尔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也通过火萤医院的录音笔告诉了我们马琳的选择。我想选择没有对错,但正是因为乔尔之前的多疑和把艾莉当包袱,结局时的这份无私的爱才更能打动人心。
当然,艾莉对真相也并非毫无察觉,她让乔尔发誓他说的话都是真的,而他也只能目光飘忽不定,甩下一句心虚的“I swear”。
卿本佳人
自乔尔在《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里被高尔夫球杆爆头,已经过去了四年多。从发售时的轩然大波到现在的零星争吵,以及时不时把TGA和金摇杆等奖项拉出来再批判一番冠上野鸡的名头,TLOU2的剧情对这个IP的破坏力可见一斑。
我自然有所耳闻,但在体验了TLOU之后才能和那些玩家感同身受。正是因为TLOU用如此出色的叙事讲了一个如此动人的关于「爱」的故事,TLOU2里急切地想要教育玩家从「恨」中孕育出「原谅」才这样面目可憎。
我也只能感叹一声:卿本佳人。
Steam User 98
《最后生还者 重置版》:神作永不过时
作为一部当年具备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最后生还者 重置版》在Steam上的评价多少有些糟糕——要知道,哪怕是被戏称为高尔夫2的续集都有着90%的好评率,而这部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神作却连80%好评都没有。所以显而易见,对本作的差评自然不会是针对游戏本身,更多是索尼在重置上的“诚意”不足:阉割掉了多人模式,高达414元的高昂售价,玩法以及关卡设计等比之前作也无任何改变,跟同时代的重置巨作(如卡普空、SE等比起来确实有些敷衍)。
欢迎关注 U_U鉴赏家培养计划
关注U_U鉴赏家,开启精彩游戏之旅。
但是,对我这种没有主机的玩家来说,它其实跟《蜘蛛侠》《战神》这些作品的Remaster版本一样,总得有个这样的作品,来弥补先前只能云通关、处于玩家鄙视链底层的窘境。因此,相较于「重置版」,PC移植版是对它更贴切的形容词,那这个定价也就不太离谱了:虽然早已云通关无数遍,对于这些划时代的作品,仍旧有收藏入库的意义。而假如你此前没有任何有关它的回忆,更是能体验到PC玩家的一大幸事——那些年主机玩家尝过的细糠,如今终于是轮到咱们了!
无与伦比的电影化叙事,打造史诗级沉浸感
《最后生还者》最值得说到的点,那肯定还是顽皮狗独步天下的电影化叙事功底。其实这也是索尼第一方工作室的一大特性,无论是圣莫尼卡、顽皮狗以至于近些年势头正旺的失眠组,他们的电影化叙事水平都站在了行业顶端,这也得益于索尼的全力技术支持,让这些顶级团队之间能共享最新图像技术。不过相较于《战神》一镜到底的炫技、《蜘蛛侠》充满想象力的大场面演出,《最后生还者》毕竟是一款13年上市的作品,并且重置版没有任何演出上的变更,所以今天看来会觉得有些保守,但你仍旧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沉浸感,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顽皮狗的游戏一向要去掉那些冗余的UI,以带来最具沉浸感的游玩体验,不过这也会带来一些引导缺失的问题,以及关卡挑战性的不足。针对前作,顽皮狗采取的做法是经典的「随从」设计,将路途上的伙伴用作关卡的隐形向导,每当玩家陷入茫然之时,只需要看一眼她们的位置就可以豁然开朗。从开篇的泰斯到“一言难尽”的艾莉,她们不仅是你路上聊天解闷的最好对象,也是你迷失方向时的指路明灯。
至于游戏中那些可能会让玩家感到无聊的场景解密,那就只能靠自己调解了——幸好这套以潜行暗杀以及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经典叙事游戏设计也能自成体系,在不破坏游玩沉浸感的同时让玩家感受到与NPC之间的交互,带来电影化叙事之外一些「Gameplay」的乐趣。
高尔夫球棒挥起之前,末世下的人性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重置版的上市时间是2023年,而此前玩家已经经历了游戏史上最崩坏的事件之一——《高尔夫2》挥下的球棒以及随后的TGA横扫夺魁。如果只看国内,那一众媒体的神作吹捧就更幽默了,甚至还诞生了机核经典的「奇迹2」言论,把这个以深度闻名的新锐媒体拉下神坛。不过这些质疑都只是针对2代,并不影响一代的神作地位,唯一可惜的是,如果你看过了二代剧情,此时再回头审视一代多少会有些幻灭,但如果能以这种方式将美好镌刻在记忆里,那也未必是一桩坏事。
总而言之,《最后生还者》对于末世下的人形探讨非常让人深思,一代的留白剧情也让玩家觉得意味深长——虽然这份留白最后随着那一根挥下的球棒也迅速消磨殆尽了。不管你是不是丧失爱好者,《最后生还者》以及同题材的《行尸走肉》,都是永不过时的经典回味。
除了画面升级,重置版还有哪些提升?
作为23年才发售的重置版,这部PC版的图像质量其实要比2代更加优秀,就更别说十年前的一代了。而为了保证叙事的统一性,顽皮狗将2代的脸模重塑进了一代,因此在刚发售的时候有许多「回忆变老了」的吐槽,不过叙事功底摆在那里,我个人觉得是没啥影响,反而这种沧桑感带给我更为真实的游玩体验。至于光影上的提升那就是全方位的了,图像技术上的碾压还是让这部电影话叙事神作更上一层楼。
而除了画面升级以外,在游戏性上也跟上了二代的脚步,不仅在物品UI上像二代看齐,连广受好评的工作台也是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最后的效果也还不错。不过一些交互细节上就没法照搬了,好在原本就做了不少交互演出,所以对游戏体验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总结
总的来说,《最后生还者 重置版》依然是PC玩家必须入手的一部神作,让PC玩家体会到放眼当今依然顶级的电影化叙事技巧,只是要等待一个比较人性化的价格而已——414的首发售价虽然也值当,但对于这样一部诚意略欠的重置作品,也可以用更合理的价格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