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oma
作者尚未以您的语言提供描述。
Tacoma is a narrative adventure set aboard a high-tech space station in the year 2088. As you go about your mission, you’ll explore every detail of how the station’s crew lived and worked, finding the clues that add up to a gripping story of trust, fear, and resolve in the face of disaster. At the heart of Tacoma is the facility’s digital surveillance system, which has captured 3D recordings of pivotal moments in the crew’s life on the station. As you explore, echoes of these captured moments surround you. You’ll use your ability to rewind, fast-forward, and move through the physical space of these complex, interwoven scenes to examine events from every angle, reconstructing the multi-layered narrative as you explore. Tacoma is the next game from the creators of Gone Home, and carries on that tradition of detailed, immersive, and powerful storytelling, while pulling players deeper into the narrative than ever before.
Steam User 5
两个小时的游戏流程,
一场惊心动魄的太空探险。
自由永远不会被束缚,
细节的堆筑,冰山的一角。
这是我通关Tacoma以后的第一反应。
本作令人惊艳的地方,在于细节。
细节,既是指游戏内建模可圈可点的清晰程度和细节刻画,也是指游戏外对氛围、背景的层层铺垫,也指游戏本身优化、本地化的精细程度。
细节之美,存在于Tacoma的方方面面。其对细节的刻画,从很多方面来讲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
画面
平心而论,综观Tacoma的画质,不能讲使人惊艳,但用审视17年游戏的挑剔目光放在其身上,也绝无可能说其不合格。
而在Tacoma最引以为豪的细节上,小到磁力靴、手套上适时亮起的指示灯,大到一个个可调查物品以假乱真的纹路、文字内容和配色(尽管硬件的限制仍旧造成了美中不足的缺憾),无数细节充斥于空间站中。
当玩家突然找到了足以博其一笑之处时,那抹真实感和沉浸感即是Tacoma的妙处之一。
情节
抛开一切修饰和铺垫,讨论狭义上的,线性的主要剧情,Tacoma在其中涉及了AR、AI等热点技术,以及星际殖民、未来科技、人性这些传统而永不过时的话题,甚至还包括一些(架空的)历史、意识形态讨论。但与现在为数不少的”蹭热点“的信息垃圾不同,Tacoma确确实实将这些要点纳入了故事之中(而非强行压缩了进去),向玩家交了一份短小但足可差强人意的答卷——一个发生在未来,反应当下人们善恶观、价值观,涉及了幻想中的未来科技、太空要素的大团圆的小品故事。
剧情的短小是本作最大的缺点,商店页面的介绍所言不假,其流程很难长于5小时,这在现在的快餐式游戏中似乎更是完全无法被理解的——我为什么要花钱买一部几个小时就通关的东西?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仔细想想,当你在玩Farcry,在玩起源的时候,你到底在玩什么?
是制作者锐意打磨的精彩剧情吗?是制作者精心留下的一点点细节、彩蛋吗?
遗憾的是,尽管我不否认上述内容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我在跑图,我在完成基本由机器生成的、单调重复的支线(甚至是这样的主线),即使我玩的是巫师3这样久负盛名的鸿篇巨制,也避免不了把大部分时间拿去探索一个个”?“号。
去掉这一切”电脑陪你玩电脑“的时间,这些游戏剩下的,那些真正让制作组花了大功夫录制的CG、编制的剧本,传递的思想……这些东西大概能让你体验多长时间?
把一个游戏中最新颖的模式、最优秀的体验、最丰富的情节、制作人最想向你传达的思想,压缩在最短的时间里,大概要多长时间?
这就是Tacoma了,它让你玩到一切制作组为你提供的、用新颖的模式展开的有趣要素和创意,并在重复和单调感吞没你之前落下帷幕。
再看看是哪些要素让它做到了这点:
Tacoma成功而又创造性地引入了AR元素叙事,其中的沉浸感无疑为这一场温馨的太空小品增色不少,我无法想象这款游戏有朝一日若能挣脱硬件的禁锢,保持其画面水准进入VR时将能给玩家带来多大的冲击(当然硬件的限制让这很长时间都只能是场梦了www)
另一个堪称惊艳的点即是存在于零散细节中的对游戏背景的刻画。在我看来,尽管有游戏体量的限制,Tacoma利用碎片细节交代游戏背景的处理手段和处理能力都足以让人为之拍案叫绝,比起质量效应、巫师这种世界观宏大且完善的游戏,Tacoma在丰富度上或有不足,交代手段上却更为高明。日常用品、新闻媒体、生活碎片……Tacoma应用了能够刻画未来生活的一切表现形式,构筑了这一个涉及不多却真实感强烈的未来空间站,甚至是整个太阳系,还有这群性格各异却都能被反映出来的生还者,这是最让我感到讶异和佩服的手笔。
体验
从刺激的战场退下来,体验这款散步、观影模拟器,可能会让很多习惯了3A大作的玩家感到一时间的不适。毕竟,本作没有战斗,按键简单不需要操作空间,解密要素存在感微弱,甚至连全篇最大的阴谋也会在最后干干净净地暴露在玩家眼前。
但是,这才是生活。
生活不会把你时刻扔进战场,即使你无时不刻能感受到其存在;生活不会随时给你发来一个个谜题,仅仅是因为你有解开的能力;生活不会给你编织一个个所谓的巨大阴影,哪怕你发在推特上的阴谋论已经收获了上万个like和上千转推。
生活是Tacoma,是纯粹而真实的体验,是一个真正的、普通的人的一次精彩历程。
没有哗众取宠的超级英雄,远离抱着不放的各式枪械,偶尔体验一下这样的游戏,也挺好的。
玩家在Tacoma里面可以做一个人会做的事情:拿起一个逼真的工艺品细细端详,掏出一本杂志翻翻封面封底,甚至恶趣味地把骷髅头玩具拿去扣篮;玩家也具有极其节制的上帝视角:遍历过去特定时点的时间轴,出现在允许的时间和空间点,但这一切终究是历史的成像,你可以了解,却不能改变。
另一个很容易影响游戏体验的因素是本地化程度,值得庆幸的是,本作支持包括简中在内的多种语言(这些语言甚至直接出现在游戏内的创作要素中,而非仅仅作为游戏本土化的翻译文本而存在),翻译也具有一定水准,就算放在现在的steam环境下,这也弥足珍贵。
总结
+创新的叙事手法
+令人惊喜的模型细节
+史诗级的背景铺垫——技巧意味上
+丰富的人物刻画,而且是不仅仅为了主要故事服务的多元刻画
+贴心到位的本地化措施
+有深度的故事,有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和冲击
+清新的游戏体验
+丰富的热点话题
-游戏剧情过短
综观整个Tacoma,游戏透露出了制作者的一种极度的节制和追求——对自己和玩家滥用上帝特权和杀戮特权的节制,对游戏细节巧妙而又认真到几乎病态的追求。
这解释了为什么这部作品不适合那些不愿在游戏中体验生活,一切行动需要靠游戏内的激励实现而无论这激励有多么低劣的快节奏玩家——Tacoma注定不是一作快起来的游戏,能够驱动玩家感受这款游戏所构建的虚幻的真实的力量,必须根植于玩家的内心。
没有明确的指令,没有低劣的激励,有的只是制作者构建的,让“快人”费解,“暇人”有机会品味的这种节制,这种追求。
但就是这种节制和追求,恰恰是我们都应当去尝试理解的。这不仅是游戏制作者独有的,更是每一个玩家,或者说,每一个人,作为对自己人这一最大特性的认同而必须要具有的节制和追求。
我们生活在游戏之外,没有一日千里的未来科技,没有心向善良的人工智能,没有血流成河的杀戮地狱,没有为所欲为的上帝特权,也没有鼓掌之间的时间空间。
但我们是人的性质不以任何要素而转移,生而为人,保持着矛盾而统一的个体和社会属性,心怀善意和谦卑,贯彻自己的“真实”。
这是Tacoma上的每一个成员在做的,也是我们该做的。
Steam User 0
小品游戏,互动方式挺有趣的,让我想起《疑案追声》
Steam User 0
作为游戏来说游戏性不佳,作为电子小说来说小说不够吸引人,但是谁让我喜欢太空题材呢
给AI提供政治庇护很难绷得住
Steam User 0
时长正好的步行模拟,流程再长一点估计就要塞无效信息了。AR不算新鲜(游戏里也没多少互动)但确实比纯电子邮件叙事生动,还能光明正大的站在旁边听别人私底下的对话,环境叙事没有因为平铺直叙的AR而滥竽充数。解密都在明处不会卡进度也不影响主线剧情,游戏体验一气呵成(虽然手柄转两圈我就开始头晕)。
剧情是很直白的大公司日常不当人搞发展的阵痛那套,中间还掺杂着一年一签的劳动合同、大学学费等空间站的引力怎么也这么重的破事(居住环境倒是意外的不错),幸好结局是圆满的,但软肋都在地球很难说后面又会有什么变故。剩下的就是一些给2088年编的设定:北美各种裂、加州又双叒叕建国啦;欧洲便乘USSREU,这下边界彻底没有止境仂;亚洲经典雪狮啊嗯,丁真老家再次遭重(这类独游为了凸显自己进步超喜欢蹭点有的没的,要是放今年估计就整FB了)。最后是一对百合一对基、AI的公民权、有色人种这些进步独游基操,我是没所谓啦。
Steam User 0
在《Tacoma》漂浮的舱室里,每个角落都晾着未干的生活:咖啡渍还趴在操作台,健身日志停留在失恋那周,通风管道藏着没吃完的能量棒,全息对话像未散的烟火,重放时船员们在空间里交错——有人热披萨,有人处理伤口,连AI说话都带着模仿人类的笨拙温柔。
最难忘舰长舱那封未发送的邮件,光标停在“发送”键上,像悬在太空的逗号。事故真相藏在碰倒的杯子、优先抢救的物品里,没有爆炸和追逐,只有零重力下漂浮的人性碎片:磁贴拼成的全家福、刻在舱壁的星座图、缓解思乡病的VR眼镜。当舷窗映出地球的蓝光,突然懂了——科幻的尽头从来不是技术,而是这些让金属舱室有了体温的细碎。
这趟太空之旅,不过是捡起六个人遗落在宇宙的日常,却比任何星际冒险都更贴近心跳。
Steam User 0
带中文,支持sd。默认好评
Steam User 0
当我的大脑似乎必须得在发烧和呕吐之间选一个,我还是想说...
...翻译组伟大,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