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th Lair
X
忘记密码? 恢复链接
新网站? 创建一个帐户
已经开户了? 登录
回到 登录
0
5.00
编辑
免费游戏制作者Dark†Knight(网名)今天也在苦于作品都不叫座而闷在家中发霉。某一天,他突然收到了一位热情洋溢的女粉丝发来的邮件。Dark†Knight,年方二十七岁,这个站在摇摇欲坠的断崖峭壁上,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男人,他的人生即将因为与她的相遇而充满了光明。
从此驱使Dark†Knight制作游戏的原动力从“想被社会所认可”转变成了对这位女性的爱慕之心。到了2013年,他突然有股预感,现在的自己能够制作出与至今为止的作品完全不同的杰作。
与此同时,在他所经营的网站“极乐天堂”上,忠实用户们也依然在随心所欲地发着各种内容。其中一位老用户J.B由于Dark†Knight出现频率大幅下降而气急败坏,频频在“极乐天堂”的论坛上发泄着他的怨气——“黑企还不出新作吗,你要摸到什么时候啊垃圾作者快出新作”。
终于有一天,Dark†Knight本人突然出现,并留下了一句话。
“新作将在愚人节发布”
愚人节当天,一部游戏出现在了论坛上,其名为《第七境》。然而,从游戏下载完成的那一刻开始,Dark†Knight和网站的忠实用户们便穿越到了RPG世界观的异世界!
充满纯情以及绝望的网站联动型meta幻想故事就此拉开了帷幕!
“真正的杰作,能够不由分说地直击人心”
Steam User 5
简单来说,一部粉丝向的情怀作,用二创的标准审视就好多了。 我默认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玩过海市蜃楼之馆的,没玩过的百分之百会被剧透人物关系。总之以下含本游戏及海馆的剧透(黑体部分是关于此游戏的剧透),慎看。
第七境保留了一部分人物特色,又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物印象和人际关系 低情商:ooc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无能狂怒网络喷子雅各布,内向社恐奈莉, 米歇尔绝望ver. ,以及一些很割裂的奇怪画面:比如雅各布问莫尔加娜你的手是怎么回事(太地狱了), 伊梅恩顶着玛利亚的脸说我喜欢吉赛儿(虽然番外我承认很好磕) ,就是太怪了朋友
个人感觉塞了很多私货,无论是从海馆意义上来说,还是从制作组想法的意义上来说,都能感受到一些情怀与心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弥补了海馆本篇的一些遗憾,例如伊梅恩和米歇尔的挚友关系, 保琳得知幸正的真面目而后两人殉情(很浪漫也很病态我喜欢这个) , 梅尔对奈莉的“我是你的专属npc” ,虽然本质上来说是平行世界,起码我是体会到了那种本篇未实现的圆满。
缺点很明显,篇幅较短,花费的笔墨不足以支撑起后期高潮的渲染,显得后面的日式煽情空洞和疲软。并且一到看似轻松的吐槽环节,作者容易啰嗦的老毛病就犯了,重复意思的对话包含的有效信息太少,有很多还是直到后期才能看出来的。剧本本身是不错的,可惜刀法对我来讲没太见效,可能是现代背景的缘故,一些剧情发展太俗套太好猜,反转不太够。虽说如此,当你以为已经摸清楚套路,你就又落入到陷阱里了。不如说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就被玩弄了。 正是基于对海馆人物的了解,本作才能够在此之上整些幺蛾子出来。所以还是有新鲜体验的。
音乐一如既往的棒,好几次都被惊艳到了。
整体氛围给我一种 对现状不满的呐喊,却又无力改变的无奈和空虚感 ,这点表现得还是很好的。游戏里的小网站也是看了会会心一笑的那种。 总而言之,如果你很喜欢海馆,也不会把此作品当真正意义上的海馆延续作,还是值得一玩的。抱着乐子人的心态,会有意外收获的。
Steam User 3
因为喜欢海市蜃楼之馆,所以看到同一制作组制作的《第七境》就直接购入了,打完之后虽然感想和馆完全不同,但给人的情感体验还是一样的丰富
人物和美术资源复用做出来的这款游戏,当平行世界看还挺有意思。音乐则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妖精之歌相当好听,旋律和歌词相当契合创作背景
本作虽然设定上有奇幻要素,但主体其实是在描写现代人的精神挣扎,每一个造访了米歇尔游戏网站的人都有着各自的心里伤痛,也都是当今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AID的除外)米歇尔就像所有人的心理医生一样,治愈了所有人,但他本人却放弃了治疗,最终坠入地狱,实在很遗憾
同为创作者,在阅读米歇尔第一视角的故事时,其实很有代入感。那种独属于创作者的焦虑和喜悦写得很真实,想必游戏里的所有情景作者也都经历过,一些想法也都通过米歇尔之口表达了出来,没有生活经历是很难写得这么真情实意的。
制作组很用心的在网上还原了米歇尔的网站,去爬了BBS的所有留言,有不少馆的彩蛋挺有意思,另外J.B你这混蛋实在不留口德,米歇尔竟然没拉黑他只能说素质太高了。莫尔迦娜说米歇尔的“杰作”是一双手,推着有紫砂倾向的玩家去死。那推了米歇尔一把的那双手就是J.B。一个是长期对一个陌生人网暴,最后还能被拯救,另一个是精神崩溃之下冲动上传了一个效果未知的游戏就被判堕入地狱,只能说命运不公。如果神真的想阻止紫砂的话,为什么不拯救米歇尔?早点让J.B停止他的网暴,也不至于把米歇尔逼上绝路了
现在各种各样的人都有,网络喷子什么的越来越常见,网上戾气也越来越重。你随口一说的话可能就成为压死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人人都能管好自己的嘴少对着别人输出一点负面情绪,那大家都会过得更好
米歇尔说创作者都需要原动力,陌生人发自真心的赞美和喜爱就是很多创作者最大的动力,我想这也是作者通过角色之口表达的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也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虽然《第七境》是一个只有不到10小时流程的小体量游戏,但表达出的细腻情感是很多高规格作品所没有的,我很喜欢
Steam User 1
1、本作是放在《海市蜃楼之馆》之前玩还是之后玩,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是整个人生只能二择一的感受。请自行斟酌。
2、看不惯所谓的“角色崩坏”的,请当成OC游戏。所有的角色设定虽然有变化,但底色是没有变化的。这是剧本的功底。
3、这游戏需要点理解门槛,差不多有过创作经历甚至游戏制作经历的人都能对剧情中的一些内容共鸣。结合最近在现实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更能让人心生感慨。不过故事背景虽然发生在法国,但作者的内核很日本,因此不适合中国国情。
4、《海市蜃楼馆》是个制作人很自我的东西,却成了流行爆款。作品能够大卖+传播是好事。作者自认为是米歇尔,最后却成了拥有米歇尔理想和伊梅恩的现实的winwin。现实非常美满,美满到比这个游戏的内容还黑色幽默。特别结合上一些差评内容。
5、音乐非常神,强烈建议购买本作的人购买一个音乐。
6、现在看来,《海市蜃楼馆》的爆红真的完全是运气因素。某些有着同样境地却不太会像他这么圆滑的作者爆红之后让人感觉不快和恐惧的心声吐露,被他巧妙做成了这个游戏而已。
Steam User 0
很好的游戏,剧情是海馆的平行世界(有点类似上位世界 )
人物沿用了海馆的立绘但没有沿用人物设定
↓↓↓↓↓↓ 有一定的剧透
剧情上米歇尔在发售日当天穿越到自己做的游戏里面,然后同样在当天下载游戏的玩家也一起穿越了进来,这些人的共同点都是极乐天堂(米歇尔的论坛)的用户。。。。。。。。。。。
游戏界面上有个网址 大部分事件都是围绕着论坛进行着 建议边玩边看(不过为何 日记 选项被画杠了?)
时长上4h+ 后面会有几个反转 并非是he
作者借用角色之口 提出 关于作品 作者 玩家等命题
借用原文的话
我一开始思考的是······自己想表达些什么。
即便是有几百万人下载——
但是只要没有对玩家的内心产生过任何影响,
几个月之后就会被遗忘——
只不过是一时的话题而已——
这真的可以算『存在』过吗······?
没有私货的游戏只是个消费型作品而已。
那样是无法创作出杰作的。
期待海馆团队的新作品(代号:M)
期待缥哥哥 带来更好的作品
Steam User 0
非常好的小故事,玩过海馆之后会觉得特别有梗啊哈哈哈哈哈哈笑点有点太密集了! 但是果然还是个特别致郁的故事啊…我的cp就不能he一次吗?【但我就喜欢这种自闭的感觉…嘿嘿……
Steam User 3
是偶然间听到璀璨七日这首歌,很喜欢这首歌,于是循着歌去寻找歌背后的意义,遇见了这篇很悲伤很美好的故事。虽然不是广义上的创作者,但脑子里会构想很多故事,会想画出来,写出来,却总是停停走走,自己会困住自己。也许这种心路也是创作过程吧,我想继续下去,我会继续下去,给自己的人生之书留下更多故事,去记录时间,去记录灵魂。
——2024/12/03
Steam User 10
《第七境》:来自死棺的愚人节玩笑
《海市蜃楼之馆》这部作品的大名想必也不用过多介绍,来自霓虹的同人社团NOVECT凭借着强大的厨力愣是在日渐衰落的业界硬生生闯出一条血路,端上来一碗欧美风背景的悬疑向剧情佳作,也给废萌当道的业界来上了一剂强心针。此后你在大多数GAL名作的评选里都能在榜单前10位看到它,其独特的画风、扭曲的剧情以及发人深省的故事在历经多年后仍能给玩家带来不小的震撼。
那么这部《第七境》则是其短篇番外作品,其实死棺还有一部外传性质的作品《A Requiem for Innocence》,流程也并不长,而这部《第七境》相比就更短了。但是外传仍旧是对作品的世界观补充,也是原作剧情的延续,《第七境》则是完全独立的番外作品——就像是《键等社》又或者是型月的《幻想嘉年华》,是一部粉丝向的人物乱炖作品。故事发生在一个平行时空,本篇中的人物会悉数登场,展开一个全新冒险故事。
稍微有些残念的是,NOVECT是发刀的好手,想要发糖?不存在的!因此即便是这部带了点META性质的角色合家欢,仍旧是一款彻头彻尾的悲剧作品。即便你不是原作粉丝,单独游玩这部《第七境》也是可以的,毕竟故事也足够完整,但因为流程过短,因此人塑不足、结尾仓促等毛病也不少,好在NOVECT出色的情绪调动能力依然能让你沉浸在故事之中,而从画面和音乐这些角度来看,依然是那个熟悉的《海市蜃楼之馆》,只不过是故事换了个模样。
双语评测,认准我们: 双语评测
Make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 feel at home: Bilingual Cu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