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et of Lana
X
忘记密码? 恢复链接
新网站? 创建一个帐户
已经开户了? 登录
回到 登录
0
5.00
编辑
一个年轻女孩和她忠诚的朋友展开了一场拯救任务,穿越一个充满冷酷机器和陌生生物的多彩世界。《拉娜星球》是一部以史诗般的科幻传奇为背景的电影式益智冒险游戏,跨越了几个世纪和星系。
曾经是人类、自然和动物之间平衡无懈可击的地方,如今已经变得完全不同。几百年来酝酿的不和谐最终以无面的军队的形式到来。但这不是一部关于战争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充满活力和美丽的星球,以及保持它如此的旅程的故事。
主要特点:
- 探索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拥有独特的伴侣式游戏玩法。
- 解决多样的挑战和离奇曲折的谜题,随着友谊在暴力和令人费解的地形中不断成长。
- 灵活运用隐蔽和机智,小心地应对危险情况,但编程并不意味着可预测。
- 运用反应能力,在充满挑战的动作场景中生存下来,因为勇气可以存在于最微小的生物中。
- 发现一个横跨星系和世纪的史诗故事……欢迎来到地球之外的奥德赛。
Steam User 37
“我和猫猫的互帮互助拯救族人之旅”。
流程大概6h左右,音画都还不错,解谜不难,猫猫可爱!
不过没有惊艳的感觉,故事也蛮俗套的,同类型一瞬间就能想起好几个,比如提线木偶奇遇记和limbo,就……没啥新意。
自动存档点安排挺密很是友好,但成就党的话就不怎么友好了,有个要一命完美通关的纯属折磨人……
因为很多地方是需要试错的,变相强迫N周目就没意思了。
Steam User 28
你还在为游戏里女主总在救爹救哥救弟而苦恼吗?
那这款游戏会让你耳目一新!
先说缺点:
1、游戏性方面,解密重复性较高,跳跃攀爬速度慢且判定有点迷;画面有时候比较花,容易看不清;
2、主线后期有老头救女主的情节(但占比很小很小);
3、有成就需要一命通关……因此很难全成就。
再说优点:
1、剧情方面,主线是女主救姐(救别人只是顺带的);女主和姐姐都没有服美役的痕迹(具体可以看看我的截图);女主还能到处跑跑跳跳攀爬——谁都知道在现实中仅靠抓边缘爬上平台有多难;
2、解密难度适中,路途中还有可爱的煤球小猫作伴,很多解密需要和小猫合作——真的是一只超级聪明的小猫!
3、音乐美术都很棒,该紧张时很有压迫感,该煽情时让人感动得心抽抽。玩完像看了一部电影,心里酸涩涩的,结局怎么能这么……T T
顺带,游戏中还有不少壁画、遗迹等的画面,这颗星球似乎有着完整的历史?2026年的续作正是要探索这部分故事,期待!
Steam User 15
流程非常短的一个解谜游戏,女孩和小猫踏上救回姐妹的道路
画面非常美,音乐和音效也很不错
缺点是除解谜外的可玩性略有不足,平台跳跃追逐设计都比较一般,操作手感一般
比起玩,其实更适合看,希望2能有所改进
Steam User 6
真的超爱这种电影风格解谜冒险类游戏。本作作为其工作室Wishfully Studios的处女座,游玩体验竟丝毫不输playdead和jumpship的《inside》和《somerville》
我将重点对该作进行艺术鉴赏并将其与它的前辈们做做比较。(都是好游戏,没有谁好谁坏)
《Planet of Lana》:水彩星球的静谧冒险
——用伙伴、色彩与谜题编织的精致体验
一、叙事技巧:无声胜有声的典范
游戏开场的十分钟堪称教科书级叙事:没有台词,没有文字提示,当外星机械巨爪突然撕裂村庄,小女孩Lana躲进草丛紧捂嘴巴的动作,颤抖的肩膀,以及眼睁睁看着伙伴被掳走时空洞的眼神——所有情绪通过肢体语言精准传递。
对比《Inside》:
《Inside》依靠黑暗工厂和诡异实验体构建压抑氛围,而《Lana》用更温暖的方式传递危机感。比如当你操控Lana第一次遇见小生物Mui时,它正被藤蔓缠住哀鸣。解救后它小心翼翼蹭你手掌的细节,瞬间建立起情感联结。这种伙伴关系的自然生长,比《Inside》中操控行尸走肉的冰冷感更具感染力。
对比《Somerville》:
《Somerville》试图用破碎的家庭和超能力反抗军的相遇拼凑故事,但线索过于零散,有一种想装高冷但又没成功的尴尬。而《Lana》始终围绕“救回同伴”这一清晰目标:途中遇到的古老石碑、外星机械残骸,都通过Lana触摸石碑时的好奇表情,或Mui对着机械低吼的警戒状态自然呈现,让环境自己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二、艺术风格:活过来的水彩画册
游戏像把水彩画册变成了可互动的世界。色彩不仅是美观,更是导航工具:当你穿越发光的蓝色菌类洞穴时,Mui的白色皮毛在幽暗中成为天然路标;金黄色的草原暗示安全区域,而锈红色的机械废墟则提醒危险临近。在某个废墟关卡中,你需要观察墙壁苔藓从翠绿到灰败的渐变来判断机关年代——这种将美术深度融入玩法的设计,比《Somerville》中突兀的发光水晶谜题高明得多。
动态效果赋予世界生命:
风吹过草原时草浪如真正的颜料流动,Mui跳进池塘会溅起水墨般的粒子,空中漂浮的外星水母在夕阳下投出梦幻的光斑。这种手绘动画般的灵动感,与《Inside》冷硬的工业线条形成强烈反差,也比《Somerville》厚重的油画风格更轻盈讨喜。
三、游戏性:与伙伴共舞的解谜节奏
“Lana指挥 + Mui执行”的双人协作
Mui是有灵魂的伙伴,而非工具。它会在你专注解谜时追蝴蝶跑偏,会在失败多次后歪头发出困惑的鸣叫。最妙的是操作设计:当需要它引开敌人,你必须先轻拍地面指示方向,再吹口哨吸引注意——这套拟真交互流程让伙伴真实可信,远胜《Somerville》中机械跟随的宠物狗。
谜题设计如渐强的乐章:
初期只需让Mui钻过小洞按下开关,但后期需二者精密配合:在沼泽关卡中,Lana需先摇动芦苇丛吸引发光飞虫,Mui趁机模仿鸟叫引走守卫机械。此时玩家要快速跑过独木桥,还要回头吹口哨召回Mui——整个过程如德芙般流畅。这种循序渐进的协作复杂度,比《Inside》的孤独解谜更有温度,也比《Somerville》中如横财天降获得的超能力更符合逻辑。
四、对比三款沉默杰作的得失
1.《Inside》的优势与局限:
•强项:水下工厂追逐战至今仍是类型天花板。水流阻力、氧气限制与机械臂的压迫感完美融合,带来窒息般的紧张体验。
•短板:情感联结薄弱。玩家与肉球的关系始终隔着一层疏离感。
2.《Somerville》的闪光与遗憾:
•高光:洪水淹没教堂的场景震撼人心,外星机器扫描金字塔等地球文明的场面令人揪心。彩色玻璃折射的光斑与漂浮的家具构成末日美学。
•问题:超能力与剧情割裂。为何外星人怕水?反抗军从何而来?机器人的语言又是如何理解?游戏从未解释。
3.《Lana》的突破与平衡:
•成功处:伙伴机制与叙事、美术深度咬合。Mui的能力成长(从怕水到学会声波攻击)与情感依赖同步推进。
•可互补之处:若吸收《Inside》的关卡压迫感设计,或借鉴《Somerville》的大场景破坏演出,战斗环节会更饱满。
五、值得关注的细节
环境反馈的小惊喜:
长时间静止时,Mui会蹭Lana的腿;下雨时Lana会举手为Mui挡雨。这些非必要的细节让世界充满温度。
难度曲线的瑕疵:
后期某个机械哨塔潜行关略显苛刻,失败后需重复较长路径,可能打断沉浸感。
结语:小而美的精准之作
《Planet of Lana》或许没有《Inside》的颠覆性震撼,也无《Somerville》的宏大野心,但它用精准的叙事控制、活灵活现的水彩世界、以及游戏史上最可爱的伙伴之一,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当通关后看着Mui蜷在Lana怀里仰望外星极光时,你会忘记这是一场虚拟冒险——因为那份羁绊,早已穿过屏幕直抵人心。
Steam User 5
一口气打完,从深夜打到东方既白,这是一次完全值得的旅程
Steam User 40
被女性主角+找姐姐+画风吸引入的,但玩下来只能说比较平庸。不过看在主角形象上给个好评,多来点自然女性形象好吗好的。
不喜欢的点:
1、可能是个人原因但总觉得手感不太好,用手柄有些地方交互怪怪的,比如跑着跳到平台上,不能一次按键直接到平台,必须按A跳后再向上摇摇杆或者再按A,导致操作很卡手。但更好的交互应该是方向摇杆左推奔跑时按跳可以直接就翻到平台上吧?
2、此外还是个人原因,我很不喜欢让我感受到“制作组在刻意为难”的设计,比如此游戏后期运猫那段,心情淡淡的崩溃,些微感受到了为了为难而为难,与流程没结合的很好,还好只有这一处。
3、除此之外的解谜和关卡设计的也有点糟,完全没感受到层次与递进的用心设计。偶尔有一两个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还可以的解密,但此外还有大量重复耗时间的反复来回,重复解谜,加上糟糕的手感交互,如果不是女主+风景好,我可以洗脑自己当步行模拟器玩的话,真的忍不了一点。看评测区不少类似反馈,建议制作组反思一下。至于问题出在哪——
查了下这游戏程序员和关卡、解谜设计师,不出意外都是男的。责任你们分吧。男的当什么程序员、设计师?要知道男的不懂程序,不懂设计的哈。 小爷们家家的,搞这种技术工作干什么,丢人现眼。
4、本作大多数时间都没有人类npc出现,打到大半时出场超过三秒的人类npc也只有姐姐,感觉还不错,但后面忽然来个白胡子老头进行“天启”“拯救”“指点”充当引路人角色,对此我感觉像突兀地吃了苍蝇,请问这里设置成老奶奶是有多难?作为一个女性主角游戏,我认为引路人是老奶奶明显更合理。
5、路人npc胡子男数量过于多,怎么不考虑一下讨厌浓密胡子不想在女主游戏看到男性特征的玩家,不过看到制作组里男性成员胡子图片我释然了——简直复刻。男制作人不要再把自己做进游戏了,做不到就不要做游戏了。
Steam User 7
小而美的平台解谜游戏,整体难度偏低,流程不长,是女宝和小黑猫(也可能不是猫><)从机器人手里拯救朋友和家园的故事,打折可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