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ific Drive
X
忘记密码? 恢复链接
新网站? 创建一个帐户
已经开户了? 登录
回到 登录
0
5.00
编辑
在充满诡谲气息的太平洋西北部,体验《超自然车旅》基于轮回的驾驶生存之旅,探索并揭开奥林匹克禁区的神秘面纱!
这需要你在废弃车库中建立你的行动基地,研究新零件探索更多拓展功能,定制旅行车,绘制深入探索禁区的路线图。与此同时,沿路的资源一个都别落下,对于那些遗留在禁区的事物也记得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为,唯有如此你才能在这个不可预测且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存活。
游戏特色
- 写实驾驶体验:修理汽车、更换零件、收集有用的材料
- 搜集各种资源,在车库中建造工作站,装备属于你的爱车
- 每一次禁区探索不尽相同,谨记及时逃离风暴才是存活的不二法门
- 来自Wilbert Roget II的20+首正版原声音乐
人车合一,一切只为活下来
一人一车,去对抗这个残酷又无情的世界! 想要活下来,一套新轮胎远远不够。升级并加固你的伙伴——一台旅行车。无论是原定路线内或是其他突发情况,车就是你的一切。保持油箱满载的同时,切记车体情况也要照顾到,毕竟没有Ta你在遍布辐射的禁区寸步难行。若要应付未知的险境,记得随时检修你的爱车,四下搜刮资源装备你的移动堡垒以备不时之需。
搜查禁区
诡异而扭曲的超现实力量随处可见,ARDA组织的遗迹散落在整个禁区之中,你的旅程不会太顺利……
危险存在于黑暗之中,在若隐若现的轮廓中,在四散的非金属堆后;当你见到翻滚的漩涡时,记得立即踩下油门快速驶离,否则你将与大地一同被它撕裂。切记,你搜查禁区不是为了成为禁区里的下一具骸骨。
重要旅途提示
出发前查看地图,整理装备物资,一切就绪再上路,不打无准备之仗
– 每一次驶入禁区都是新的挑战,诡异的天气、未知的地域是挑战也是机会
– 就算调查一无所获,也别空手而归,各种资源和装备对你和车总有裨益
– 记住“风浪越大鱼越贵”,最危险的地区总藏着至关重要的材料
准备好了吗,厉兵秣马完毕就上车出发吧
Steam User 74
这部分是对其它评论的吐槽,不想看可跳
目前30小时进入深区,距离主线通关一步之遥,但是就是舍不得地图上的垃圾,所以在四处摸索的养老阶段。闲来无事翻翻评论,评价比我预想之中要低,然后仔细一看,血压蹭蹭涨。
游戏模式开的默认,个人感觉非常简单,如果有其它评论说什么死亡导致材料白打很打击人,请无视之,因为只要你是个正常的玩家,懂得利用回血道具,或是躲闪异常的伤害,根本无需担心血量的问题,全程我是一次没有死过的。所以休闲党无需担心,回血道具甚至都是溢出的,只要你肯拿。
整个游戏过程里,最艰难的经历只有开夜车的一次,那是游戏初期的事情,翻了一次车,车直接掉火车道下面,再碰几次假人,钢车皮全爆,还有提前触发的辐射风暴。虽然情况如此艰难,但我还是去旁边废车上搞了点铁,用最破的零件暂且把车封好,最终冲到了跃迁点,可想而知,只要你不想死,是基本上死不了的。而后期就算异常的伤害大幅提高,但你有了衣服的保护和各种保护装置的加持,也很难死掉。
另外,我很想说,推荐配置是RTX3070或2080,你拿个4060还好意思说优化不行是吧?4060往好听了说是3070的下替,难听讲跟3060没啥差别。而我全程120帧是真没有任何问题,画质全开的高。到现在只有声音偶尔会卡顿掉,形成短暂的静音,这是个扣分项。但你说画面不行,抱歉,这个我不能苟同。
另外有个LGBT的,打到那里突然听到那男的临死的表白我也没绷住,不过吧,虽然LGBT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但游戏全程除了那一段npc死亡剧情是没有LGBT要素的,不知道这怎么就能成为差评的原因。然后那些喷漆,可能是现在版本改了,是自动塞到装饰站的,不主动找都不会告诉你有这些玩意,我也是游戏打到中区想加点挂件才刚刚看到这些旗帜。没办法,国外你不搞这个要被攻击的,这个已经算是不污染玩家眼睛状态下的最佳处理了。(因为全程看不到一个人类建模)
以下是对游戏玩法的简单说明
捡垃圾爱好者狂喜,如果你能玩的下去辐射4,木筏求生,森林那种囤资源玩法,那么这个游戏你一定要试试看。
实不相瞒,我是记错了游戏名才入手了这个,本来想入九十六号公路来着,进去一玩感觉不对,但很快其玩法俘获了我,我也就没有选择退款。
大致玩法就是,开车来到一片地区,搜集有用的物资,前往下一个预定好的地区或跃迁离开,跃迁是怎么个跃迁法呢,就是在地图上随机找几个点位,离某个点一定距离之外才能触发,触发后不顾一切往那冲就行了。只要小心路上的障碍物和异常。
采集物资则是用对应的工具,基本就是三大类,锤子,吸尘器,电锯。再加上各种辅助工具来开锁探测之类的,比如撬棍,手电,雷达。而一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里有辐射所导致的异常现象,它们有的静静地待在那里,只要你不惹就人畜无害,有的盘踞一块地盘,对每个闯入的家伙无情打击,有的喜欢对你和你的车生拉硬拽,或者取下来什么零件找你炫耀,你得从它手里拿回来,不然路上多来几个,你回去的时候车就只剩架子了。
而解锁这些跃迁点的方式也很简单,地图上有各种锚点,前期只有稳定锚点,中期有不稳定和腐化锚点,效果没啥区别,就是维持附近一小片地区的稳定,如果取下来,放到车上解析,就能找到跃迁点,也会让附近的区域滋生大量异常。我们将其称之为组合技区域。比如把你零件拿下来跑到腐蚀区域里的窃贼,让你车子一个加速冲到桩子上的加速球,让你车飘起来狠狠落在游客上的飞机跑道等等等等。
而主线,基本上不用看,无非是让你跑到这个地方掰个开关,或者去那个地方取个东西,很短,也就突破中区和突破深区的主线比较有参与感,其他时候都是路过顺便做主线,游戏的大部分流程都是在地图上乱逛找新路,捡垃圾。比较适合不给任务清单也知道怎么玩的休闲党。而且电台里三人的聊天基本成了我开车的电台节目,就像过年时候让电视开着,听个响就行。我是没怎么看的,毕竟开车不能分心。
最后,这汽车竟然还有自己的小癖好,比如一倒车就把引擎盖打开,当然这些都是能修的,人可以有脾气,车也未尝不可,所以一些无伤大雅的我放着没管,在这禁区中,我只有这辆车作为伙伴,它在我眼中并不是完全的工具。
最后从自己的角度评价一下
好玩,这是短时间内让我上头的游戏之一。我个人虽然喜欢尝试新作,但甚少有能让我沉迷于此达到几个小时的,更别提它占用了我这两周所有的空闲时间。这游戏让我陷入到了出发捡垃圾,回家整备的无限循环之中。每次研究完升级我都想赶紧试试新设备的威力,然后捡一裤兜子垃圾回来看看有什么升级项。让玩家上瘾你们是会的。目前依旧有瑕疵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我有次遇到卡在灌木丛里动弹不得最后强退,还有玩家可以隔着门板拿到距离比较近的箱子。
和一个破烂载具一同踏上孤独之旅是我从小喜欢的幻想故事,我初中时候,买了块大橡皮,刻刀弄个形状,想象这是一个破破烂烂的飞行器,随着旅程,它原本崭新的铁皮开始破烂不堪,而我为了满足我的吃喝拉撒不断往飞行器上填新的装置,就算我去某个王国赚得了国王的恩赐,可我离开时,只会乘坐着它,即便它已经完全称不上一个英雄的座驾,我也想完成一次只有彼此的旅行......
Steam User 29
不是恐怖游戏,胜似恐怖游戏。适当的肝度,不算重复的体验,嗷嗷叫着被异常撵着赶路。特别是当你拼命地把油门踩进油箱里,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和你最忠实的伙伴跃入光柱时,那种劫后余生的轻松无可替代
Steam User 22
《超自然车旅 Pacific Drive》是由Ironwood Studios工作室研制,Kepler Interactive工作室宣发的一款第一人称沉浸式驾驶模拟冒险游戏,游戏的背景设置在充满诡谲气息的太平洋西北部,在1998年被封锁的奥林匹克隔离区,这片废弃的区域充满了奇异现象和未知危险。玩家需要驾驶自己的唯一的伙伴——一辆老旧的旅行车,穿梭在这诡异超自然的地区中进行冒险。
欢迎关注 U_U鉴赏家培养计划
关注U_U鉴赏家,开启精彩游戏之旅。
能捡垃圾的游戏就是好游戏
游戏的核心玩法就是驾驶车辆外出收集资源,从各种废弃的基地、路边的垃圾桶、各种残骸中收集有用的物资,可能是零件、金属、塑料,然后用于制作出对应的材料工具来升级自己的车辆。最开始这辆旅行车锈迹斑斑,让人毫无安全感,感觉随时会在路上熄火。但是随着收集材料不断改装,小到后视镜、轮胎、保险杠、车窗,大到整体的外观、性能结构等等。各种部位都有自己的维修度,在驾驶过程中会之间降低维修,出现各种小毛病,玩家需要不断的维修,并且收集材料提升性能,当一辆破旧不堪的老爷车变成全副武装的装甲车时,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灵异恐怖的车旅
当然既然在这超自然地区冒险,必不可少会遇到许多诡异的现象。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超自然现象,例如一些摆pose的假人,一转身就会瞬移靠近你,如果距离过近会发生爆炸;随机从地下出现的路桩(有可能出现在你车底,把你车直接顶飞);四处飘动的机器人,如果你进入其警戒范围,则会把你拖动乱晃;带着雷电的掘地爬行者,靠近雷电会对车辆和玩家造成持续伤害等等,各种让人毛骨悚然的灵异事件天气,游戏通过各种动态天气、光影效果、恐怖诡异的滤镜渲染,营造出孤独恐怖的气氛,虽然没有特别吓人的生物或者画面,但是气氛营造特别到位。
你的旅行车也有着自己的怪癖,会在你驾驶过程中闹小脾气,例如车门会自动打开,收音机自动启动,车灯自动熄灭等,给游戏添加许多了乐趣,你还需要及时找到发生怪癖的原因,诊断怪癖种类,或者是回到基地让诊断助手帮忙处理。
总结
总的来说,本作是一款超自然驾驶模拟的冒险游戏,游戏的核心玩法就是捡垃圾改造车辆以及体验各种诡异超自然的状况。游戏也存在一些例如优化不好,容易掉帧、玩法比较重复,节奏较慢等问题,但是其惊险刺激的冒险和玩法还是值得尝试~
Steam User 17
目前玩了80多小时了(去除挂机听歌时间大约70小时),稍微翻了下评论区,毫无疑问这款游戏不可能让大多数玩家满意,甚至可以说它的真实受众群体其实非常小,也没有打磨的很成熟,bug非常多,关卡设计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购买之前建议先去云一下别人的视频(但音乐是真的很棒很棒,这点没得喷),这里补充一些小提示和避雷:
· 新手引导不清晰,
很多指引都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没提到。个人觉得是小问题,有点悟性的玩家多摸索一会儿就找到了,实在不行直接看攻略解决。建议看到啥都摸一下,开关都按一下,异常都触发一下,似了就重来,损失不大。熟悉了各种特性和功能就好玩了。
· 翻译不准确
很明显这游戏的主要受众也不是中国玩家,所以翻译有较多不准确。比如“翘曲车辆”,应该有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新手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翘曲的英文是warpage,也就是mc中的/warp传送指令,游戏里可以消耗电量短距离传送车辆,翻车和卡bug动不了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功能脱离卡死。还有很多这样的像机翻但又不太像机翻的地方,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传送呢?折跃也行啊。另外游戏里好像也没有教玩家怎么传送,应该只是提了一嘴(不太记得了)。
· 剧情疑似有lgbt内容,
我更倾向于是制作组为了避风头硬塞进去的桥段,以及装饰站解锁的一瞬间更是求生欲拉满,非常难绷,玩了就知道了(这算剧透吗),不过这游戏做得出色的地方主要还是游戏性,剧情不多,大概看看就好,也没啥复杂的内容(最重要的剧情其实是捡垃圾搜到的各种档案文件,这些文件的信息量才比较大,也完善了世界观)
· 一定要看设置选项
如果玩的不爽可以多翻翻设置,自己调亮度和键位,还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物品高亮显示,我因为没开这些设置导致有两个直接关系到剧情推进的开关找了很久,因为默认物品泛光特效不显眼,并且开关本身体积非常小,且作者没有加地图标点提示。(其实这也是小问题,卡关了就看攻略,但足以说明游戏还没有打磨的很精致,这应该是小工作室通病,我个人并不是很介意)
· 卡模型
如果把bug全在这里反馈出来估计又要写个几千字,这里只说个最主要的卡模型。车轮经常会缓慢的陷入地里,然后又弹出来,摇头娃娃的头也会时不时地缓慢脱落然后又猛地返回,车门也有类似问题。因为卡模型频繁所以经常会看见车辆莫名其妙抖一下,或者车门突然掰掉,最严重的一次我的车从地下弹出了30米高,不过车居然没有直接爆炸,只是几块钢板掉了血,耐摔王,应该是给车加了撞击伤害上限的,也没有炸车的设定,所以问题不大
· 杂鱼轮胎和频繁的上车下车
爆胎概率太高,经常遇到捡完垃圾准备上车走人,结果刚开出几米就爆胎的情况。明明走的是平坦的公路也会经常爆胎,平地摔属于是。不知道这是否和卡模型的bug产生的微小穿模有关。就个人体感而言,公路和野地的爆胎频率是差不多的,这合理吗?本来捡垃圾就要经常上下车,而大量的爆胎更是大幅增加了上下车的频率,增加了玩家的更多繁琐操作,让人十分烦躁,也让密封工具的消耗量远远多于其他工具。建议中后期直接上四个耐刺轮胎。
· 是否是恐怖游戏?
确实有不少吓人的元素,但我觉得这其实是一款非常有活力,非常朋克的很年轻的游戏,画风乍一看写实,但实际上大部分动画和特效表现都是偏卡通的,修车加油的动作也很俏皮。实在害怕的时候就打开收音机舒缓一下情绪吧,如果说开车离不开车载音乐,那收音机就是这款游戏的灵魂,并且还有非常不错的3d环绕音效。不过收音机偶尔也会给你一些“惊喜”(我觉得不吓人)
· 游客地狱
说到恐怖元素,“游客”是游戏中唯一能给我造成jumpscare的异常,即使玩了80个小时我还是不得不防着它们。到了内环游客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人山人海的,非常壮观,一发信号弹射过去非常爽,合理怀疑是制作组没创意了,又想增加游戏难度,于是想出这么一个笨办法——堆怪。但我并不认为自爆木偶是贴合游戏主题的怪,要堆也应该堆一些与“ufo”“电磁波”“辐射”相关的怪。
没信号弹时对付游客的办法:游客会从背后摸到离玩家最近一米左右的位置,不会直接和玩家贴贴,但这时候玩家一个后撤步就容易被炸了,或者刚拔完锚点扭头跑路的时候撞个满怀,所以建议先往前走两步再回头检查。其实被炸了也不会掉很多血,比苦力怕伤害低多了,但就是会吓一吓恶心你,并且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非常掉san。
· 道路上的异常生成机制
不难发现道路附近的异常密度要比野地里高得多,并且道路上也经常会生成石头障碍,或者直接一大堆废弃车架非常刻意地堆在正中央,明摆着是制作组为了增加驾驶难度故意设计的,也许他们本来就不打算让玩家正常开车,逼迫玩家从正常的路走到旁边的野地,撞倒几棵树,扣掉几点血。倒不是说增加难度不好,只是很多障碍真的设计的太刻意了,不够自然。我不相信这些异常会商量好一起堵在路边预判玩家的行程搞恶作剧,除非游戏的设定真的是整个禁区在和主角作对。
· 更高的科技并不意味着更好用
更高级的装备要消耗更多的材料,有时候性价比会低很多,损坏的代价也更大。个人建议除了轮胎之外,碎裂老化的高级装备可以安装在不易受伤的位置接着用,很多车辆附件老化了都不影响正常使用,显示“不可靠”实则非常可靠,貌似只是受到的伤害会按比例变多一些,具体老化了之后会有哪些效果我还没测试过,总之先别扔。
引擎的科技线是消耗锚点能量最多但最不推荐解锁的,高级的引擎虽然速度快但耗油量更大,而且在这么一个要被经常逼下主路开进野地的崎岖不平的环境中,更高的车速只会造成更强烈的颠簸,使我的驾驶体验更差,部件损伤更多。所以初始引擎就是最好的,“mpg”这个单位意思是miles per gallen每加仑燃油可行驶的距离,所以这个数字越大越省油,初始引擎就是最省油的。
总体而言我觉得装备方面的数值平衡做得挺不错,除了引擎的科技线。
· 修车需要消耗大量时间
我自己玩的时候会消耗大量时间在整理材料和护甲配置上,而且车辆部件占用的背包格子非常多,导致我要在车库里来回跑好几趟才能搬完,这也大大增加了修车的时间和操作量。可能我游戏总时长的三分之一的都是泡在车库里,特别是前期一趟只能跑三个节点。对我而言,按照自己的喜好精心配置车辆的各个部件是一个比较享受的过程,但一定会有缺乏耐心的玩家,修车和开车的时间不成比例可能会破坏游戏体验,所以这应该也是一个要避雷的点。
· 分段存档
在车库以外无法手动存档,只有通过了一个节点之后才会自动存档,并且重进游戏后当前地图会刷新。我自己游玩时,探索一张地图消耗的时间大概有5分钟到30分钟,一趟完整的旅途大约要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玩家需要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才能比较流畅地体验游戏。不知道为什么车库里可以随时手动存档而禁区里不行。
总结,这是一款对得上我个人口味的,主要面向欧美玩家的粗糙的游戏(美术和音乐不粗糙),如果不能接受它的某些游戏设计请不要购买,不然就买亏了。你可能需要同时喜欢捡垃圾/开车/修车/肉鸽/废土朋克/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欧美老歌,并且还不介意bug多和新手引导不足,才会觉得买这游戏是赚的。(其实游戏里大部分歌好像都是20年后崭新出厂?网易云上关于这些歌手的信息很少)
希望能出创意工坊,自定义车的造型和涂装。自定义音乐的功能应该是本来就有的,社区里有人做了教程,不过是英文的,而且看上去有点麻烦,我还没试过。
下面是游玩4小时的初版评测(2025年2月初):
好音乐,好风景,坏路,好强的车震感
不恐怖,有怪,没有鬼,有些怪物还挺可爱的,最多就是旧核/UFO/自然灾害/孤身一人的那种恐怖,咱就好这口
比起生存游戏更像是rouge?
可能有挺多细节缺乏打磨,会遇到手感奇怪/操作不符合习惯/缺乏新手引导/不知道怎么应对异变/翻译不准确之类的问题,并且这种游戏应该属于小众口味,想好再买(我个人是那种愿意稍微动动脑子到处乱摸找到正确玩法的玩家),喜欢玩漫漫长夜的大概率也会喜欢这个,两者玩法大相径庭的同时又有很多相似点,怪不得能出捆绑包(漫漫长夜也很小众),如果你是个老美国人大概会更喜欢这个?虽然我不了解美国文化
融合了开车模拟器/修车模拟器/散步逛街旅游模拟器/赛博点歌机听歌模拟器……等各种玩法,我觉得缝的挺好,有种说不上来的好玩
Steam User 10
第一次逃离风暴的感觉太爽了,然而几个小时就腻了,感觉就是灵异版逃离塔克夫。。。搜刮东西找到出口,然后回去强化车。。。
Steam User 9
very good,但是希望能加一些打斗部分,与NPC的交互丰富一点,要不然太无聊了,还有建议加入联机!!!
Steam User 7
探索+捡垃圾+开车车,还进月包了,就是说,如此如此如此完美的游戏T T
主要玩法是一边到处捡垃圾来改装车车一边见识各种各样有趣的异常(可惜没什么反制手段通常只能绕开或丢荧光棒引开,就,有一种和大自然无力地抗争的感觉?(比划
很有意思的是游戏里不会直接点出每个异常的作用,而是只提供一段背景故事,具体性质需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有一种玩脑叶公司的感觉了(?)然而有一些直到游戏通关都不知道怎么使用…比如起搏器(
默认难度感觉有点偏高了,想要悠闲一些地兜风的话,设置界面有很多很多参数都可以按喜好自由调整!除了最超格的几个以外,随意调整都不影响成就解锁 (不过也挺神秘的,直接开无敌会影响,但是把承伤倍率全拉到0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