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ic Heart
作者尚未以您的语言提供描述。
About This Game
Welcome to a utopian world of wonders and perfection, in which humans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ir loyal and fervent robots.
Well, that’s how it used to be. With the launch of the latest robot-control system mere days away, only a tragic accident or a global conspiracy could disrupt it…
The unstoppable course of technology along with secret experiments have brought rise to mutant creatures, terrifying machines and superpowered robots—all suddenly rebelling against their creators. Only you can stop them and find out what lies behind the idealized world.
Using the combat abilities granted by your experimental power glove, your arsenal of blades and cutting-edge weaponry, fight for your life in explosive and frenetic encounters. Adapt your fighting style to each unique opponent. Combine your skills and resources, use the environment and upgrade your equipment to overcome challenges and fight for good.
• An utopian world, both mad and sublime
• Visceral, spectacular and unforgiving combat
• Blast giant machines and mutants using your multiple skills and advanced weapons
• Upgrade your arsenal and equipment
Steam User 104
作为一款FPS游戏不够爽快,作为一款开放世界游戏不够精细,作为一款沉浸式模拟游戏也不够带入。可以说本作是一款混合了多种元素并且野心极大的作品,但是无论是制作组经验还是技术方面的不足最终导致未能完全兑现其野心
本作的前1小时体验非常不错,开头那段演出会让你很容易联想到《生化奇兵:无限》,只不过这次从架空时间线下的资本主义美国换成了共产主义苏联。而接下来的第一个线性关卡虽没有开头那么惊艳,但也算中规中矩并补充了一些游戏背景设定,让你会对后续故事充满兴趣。正当你兴致勃勃进入开放区域想大肆探索一番时,本作的体验却如坐了过山车般突然从顶峰降到了谷底,并且之后再也没能达到开头的那种高度。
造成这个现像的主要原因我归结如下。首先游戏的野外开放地图里有很多待探索的房屋、收集品、试验场等,这能勾起你强烈的探索欲。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制作组在这些区域里安排了过多且血量非常厚的敌人,这极大降低了射击游戏的爽快感,并且绝大部分还是当你杀死它们后会被机械蜂群所复活的,这就导致你会面对这些同样的敌人进行多次似曾相识的重复战斗。虽然后续剧情里你可以学会破坏敌人鹰眼从而暂时瘫痪整个区域里敌人的能力,但是这个时间也过于短暂,使得你完全没心思再去搞探索和收集。其次游戏地图虽然足够大,但是层次感和互动性都不够强。换句话说除了某些试验场区域可能会有个很小的山洞或下水道用来探索外,其余绝大部分区域只有一层单薄且所见即所得的地图。而其中的收集品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材料及子弹,真正有用值得去探索的武器配件都集中在8个试验场里,这就使得探图获得的惊喜感非常小。最后游戏中期的剧情让人昏昏欲睡,基本属于你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范畴。并且要求玩家做的任务也极其重复,不是找几样这个就是找几样那个。这让初期刚建立起来的带入感荡然无存。于时玩家就在这个单薄的开放世界地图上面对熟悉的敌人进行重复的战斗、解谜,而让人昏昏欲睡的中段剧情更是让你想早点结束游戏。
说实在的游戏后期的剧情反转倒是有点让人意想不到的,进入水下设施的那段动画也明显致敬了《生化奇兵》里的极乐城,这也是自开头那段不错的体验后又一次迎来了高峰。但是可惜此时游戏已经临近结尾,而且为了给续作留空间,故事在战胜双生舞伶后很快戛然而止。那么如何评价本作呢。可以说本作有着出色的美术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各种天马行空极其创意的敌人和建筑开始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中期开始单薄的开放世界地图,重复无聊的战斗、解谜和任务,以及让人昏昏欲睡的剧情严重拖累了本作,即使结尾处让人意外的故事大反转也未能再把本作拉回开头的高度。所以作为一款FPS游戏不够爽快,作为一款开放世界游戏不够精细,作为一款沉浸式模拟游戏也不够带入。可以说本作是一款混合了多种元素并且野心极大的作品,但是无论是制作组经验还是技术方面的不足最终导致未能完全兑现其野心。所以仅普通推荐给沉浸式模拟游戏以及有耐心的FPS游戏玩家,注意在打折时入手。
【评分:简述游戏优缺点以及适合人群,打分以优良中差为标准辅以加减,满分100为完美】
优点:
+ 有特点的苏式美术风格和在大部分场景里优秀的视觉效果
+ 富有想象力的角色、敌人、物件及场景
+ 毫不违和的对于大量西方古典音乐的使用
+ 丰富的武器和升级系统
+ 大量收集品和成就等待探索
+ 让人眼前一亮的开头以及有点让人意外的结尾
+ 在设置里可以跳过普通谜题从而方便了一些对于解谜不擅长的玩家
+ 出色的中文本地化包括中配
+ 满嘴骚话的冰箱诺拉
+ 充满挑逗意味的双生舞伶
+ 内容量大管饱
缺点:
- 野外无限复活的敌人让人厌烦并且严重干扰了玩家的自由探索
- 中期开始战斗、解谜频繁重复且无趣
- 某些敌人血超厚或者能把主角抓住或击倒,严重影响了游戏的爽快度
- 跳跃距离和抓墙判定很奇怪,特别是在某些试验场区域需要反复跳跃尝试,会非常考验玩家耐心
- 单薄缺少互动的野外大地图
- 昏昏欲睡的中段剧情
- 大大小小的BUG有很多。小到如材料捡不起来,中到一些成就进度计数错误或者某个啁啾表捡不起来,大到主角可能会卡在某些缝隙里导致必须读档
- 价格高
适合玩家:
• 沉浸式模拟游戏以及有耐心的FPS玩家
总结:良(77分)。作为一款FPS游戏不够爽快,作为一款开放世界游戏不够精细,作为一款沉浸式模拟游戏也不够带入。 在我个人看来本作最大的问题是制作组没有完全搞清自己游戏的定位和自身优势所在,从而加入了过多的想法和玩法元素。虽然开头那10多分钟的体验让人眼前一亮,并会联想到诸如《生化奇兵》这种神作,但是后续无论是在剧情展开、人物塑造上都尽显毛氏游戏的粗犷有余但细腻不够。而玩法、战斗、剧情所带来的爽快感和沉浸感也没有诸如《地铁》、《掠食》这些沉浸式模拟大作来的好,导致本作最终的体验就是作为一款FPS游戏不够爽快,作为一款开放世界游戏不够精细,作为一款沉浸式模拟游戏也不够带入。所以本作算不上一款特别好玩的作品,但如果你要对他的美术风格感兴趣的话,打折时是值得入手一试的好时机,普通推荐给沉浸式模拟游戏以及有耐心的FPS游戏玩家。
另外本系列的续作已经官宣,我希望制作组这次能搞清方向,要么做减法把游戏变成一款FPS爽游,要么做加法花心思打磨加强沉浸感。而不是1代这种好像什么玩法要素都有,但最终做的不够细导致什么都缺一点的尴尬局面。
DLC评测
DLC1 Annihilation Instinct:普通推荐。DLC1实际是基于游戏的坏结局也就是常说的if线。所以你会发现在这个DLC里查尔斯失踪,你的老板没死,双生舞伶依旧完好,还有季娜婆婆和你敌对。不过也加入了2把强力新武器1个新技能和一些对于本体不足的改进,例如无限复活的敌人终于取消可以安心探索了,后期还有在2地间快速旅行的蜻蜓飞行器,这些元素都有可能保留并出现在新作里。不过DLC新增的地图不大只有一张野外和一张室内图。主要玩法也以战斗为主,不过新敌人非常不友好又快又硬,并且2场几乎一模一样的BOSS战颇有难度。如果不是这些因素以及最后解谜找洞放球实在太过浪费时间,这个DLC的体验本来是要超过本体的,所以一般推荐。
DLC2 Trapped in Limbo:极不推荐。DLC2无缝衔接了本体真正结尾,并且游戏中加入了不少男主妻子的故事。但是这个DLC的玩法稀烂,就是在一个花花绿绿的卡通世界里玩第一人称滑板外加糖豆人,配上几次无聊的战斗。另外由于游戏的物理效果本来就有些问题,导致跳跃距离总是飘忽不定,一不小心就会失足摔死。再加上本作自动存档点稀缺,导致死后就要重新玩相当长的一段流程。所以我在玩这个DLC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结束。实际上制作组也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你只需完成5个关卡中的3个就能结束游戏(不过最后一关鹅追人的流程相当煎熬),另外2关纯粹为爱挑战(自虐)的玩家而准备。能把游戏里的缺点单独拎出来攒个DLC,并且还自以为很幽默好玩的,我只能说这很符合我对大多数毛子游戏的印象。要说唯一好处就是在新增NPC商店里可用收集到的大金币解锁一些本体也能用的武器皮肤。但总体来说本DLC鉴定为shi,注意我极少再强调下是极少对于一个游戏或DLC如此评价,至于尝不尝咸淡各位自己决定。
DLC3 Enchantment Under the Sea:强烈推荐。DLC3的剧情紧接DLC2,讲述了主角逃出Limbo进入现实后的故事。并且基本补全了本体的后续,也为2代做好了准备。还记得我在本体评测结尾说的希望制作组早日搞清方向吗,那么这个DLC他们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无论是战斗还是故事都非常紧凑,地图设计也很有水准,新增的武器和技能除了在战斗上极好用外,还可凭此进行环境解谜互动。BOSS战除了用蛮力外也充分利用了地形元素和新加的鞭子技能(从2代宣传片来看鞭子技能确定保留了)。最关键新增的NPC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各个生动(冰箱诺拉也终于找到命中机器了“健身先生”了),这在增加故事乐趣的同时也大幅加强了游戏的带入感。所以这个DLC的整体水准和好玩程度远超本体,如果本体评分是在7.5分档的话,那么这个DLC就是8.5档的。强烈推荐!
DLC4 未知:个人猜测故事可能会围绕着寻找双生舞伶中的右伶展开。等年底出了后我会补上评测。
Steam User 61
科幻和古典,秩序和破碎,红色乌托邦和白熊战斗风,乌拉!
《原子之心》这款涉及到科幻、智械、红色、乌托邦、叛乱等元素的第一人称动作射击游戏,除了可能会有些3D眩晕、地图引导不太行、部分环境光线暗淡等小问题,其余关于设定、剧情、立意、战斗、美术、音乐等各个方面,制作得都非常的不错。尤其是由白熊制作的游戏,充满了隔壁大毛的“浪漫”,称之为“艺术”不为过。
红色乌托邦的美学
乌托邦,理想主义者的国度,《原子之心》的初衷也是要打造一个依托于高科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乌托邦社会。仅仅看着序章的科幻世界,在人工智能机器的协助下,整个城市都非常祥和,红色遍地,社会稳定,人类安居,秩序有条,和平乐业。看着“大阅兵”的隆重仪式,红色乌托邦真要可以实现,或许就是此般情景吧。但是乌托邦社会是否真的完美,还真不一定,否则也就不会出现《原子之心》这款游戏里后续的剧情——整个乌托邦城市陷入叛乱的战火之中。
乌托邦破碎的美学
个人觉得真要实现一个完美的乌托邦社会,有两个最核心的基础——高科技和无欲望,分别对应了物质和精神。高科技,只有真正的解放了人类的劳动力, 一切工作不再需要人类亲力亲为,自然也就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基础。无欲望,乌托邦的世界理想和美好,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但真的想要平等,那么只有所有人类都没有任何的金钱、权利、色情等欲望。本作之所以出现了智械的叛乱危机,不就是由于某个患有强烈“精神病”的核心人物和团体,为了自己的“欲望”或者说实现自己的理想,篡改了人工智能底层的代码,才导致所有的智械看到人类就会主动攻击的局面。事实上,人类社会真的完全做到乌托邦的层面,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走向灭亡。
科幻和复古的美学
《原子之心》这部科幻大作,整个世界都充满了高科技感的气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投影技术、脑域传输技术等等,走到哪里都能够感受到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便捷和服务。不过,在这个科幻色彩浓厚的世界里,时不时又能看到一些复古的美学,例如苏系经典枪械武器AK47和机器人的突突突,高科技车辆内饰依旧保留了机械表盘和收音机,上个世界的迪士尼卡通动画等等。这种科幻中夹杂着一些复古的要素,个人不觉得违和,反而是一种美感。就像上世界的老爷车,依旧受到不少现代收藏家的热捧。
苏式硬核战斗美学
提及隔壁老毛子,往往称其为“战斗民族”,原因就在于其一言不合高喊“乌拉”着就直接开干,极北区域的民族,骨子里透着一股莽夫劲。游戏里,无论是主角还是其他的NPC,也都继承了老毛子的战斗风格,甚至于玩家在游戏初期的某处牧场里,可以看到一名七旬老太面对数量众多的机器人,拿起AK47就是一通扫射、扛着火箭筒就是一发炮弹。真·老毛子的战斗精神,绝对不会因为年龄、性别、体魄而忘却。这也正像这款游戏,明明有一定的潜行玩法融入其中,但实际上的战斗风格,潜行不存在的,哪有一言不合就是干来得痛快。
人体和智械的美学
主角身为一名以血肉之躯完成各种高难度任务的特种作战队成员,除了自身的武力值之外,其实也用到了高科技的手段——智能“义体”——即他的左手,姑且称之为小左吧。第一眼看到主角手掌中的电子触须,某种既视感一闪而过,直到后续小左的功能越来越多,包括且不限于吸收智慧胶囊、破解电子信息、释放电磁脉冲、搜刮资源素材、控制电子机关以及和主角拌嘴聊天等等功能。根据剧情设定,小左是实打实的拥有人工智能的“机械个体”存在,智商非常高,甚至在主角昏迷时候都还拥有自主意识,只是只能“依附”于主角的左手不能大范围移动罢了。说真的这个玩意,之所以这么眼熟,原来是你——寄生兽,只不过是电子智械版本罢了。
科学和武力的美学
不知道玩家注意到没有,城市伫立的几尊大的女神像,其中就有一尊模仿的美丽国的自由女神像,只不过手中的物品有了变化,左手举知识,右手持利剑,象征着科技和物理的结合。实际上,游戏的战斗也是如此。玩家利用着高科技带来的福利,武装自己的力量,并将他们用于敌人身上。近战巨斧、远程枪击、能量武器、技能释放、科技蓝图、武器锻造、配件升级、科技(树)解锁等等。看着这种既科幻又复古的战斗方式,科学和武力结合的战斗美学,确实很符合毛子的特色。
最后
不多说,苏维埃战士,无畏死亡,不惧牺牲,面对敌人,一往无前,乌拉!!!
Steam User 64
“游戏的表现力像苏联的艺术品,游戏的底层设计像俄罗斯的经济结构”
美术跟优化无敌,但玩法跟剧情真是一坨,先是开场在地面玩两个小时觉得好玩不让你退款,再一转眼去地下待了半天,后来回到地面半开放世界又空又大,制作组小时候上学路上到处开锁还被机器人飞踢。(总结:美术一流,剧情二流,玩法难评。)
Steam User 122
在Mundfish工作室历时七年打造的《原子之心》的世界中,苏联美学的崇高与荒诞、集体主义的理想与疯狂、科技异化的希望与恐惧被一一解剖,在这里钢铁巨像与血肉之躯共舞,共产主义赞歌与人工智能共鸣,在这场失控的科技狂欢中玩家将直面人类文明的噩梦:当乌托邦成为暴政的遮羞布,当进步沦为毁灭的同义词,你是否还有勇气扣动扳机射向自己亲手缔造的神明?
当苏联美学遇见赛博启示录
《原子之心》的舞台设定在平行时空的1955年,苏联凭借“集体3826”计划率先实现科技乌托邦,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斯大林式建筑群巍峨如神像,其内部却盘踞着由神经聚合物构成的生物机械;广场上的列宁雕像被全息投影包裹,宣讲着AI撰写的共产主义宣言;集体农庄的自动化温室中,人造向日葵追逐着不存在的太阳······“3826设施”作为游戏主舞台,其设计灵感源自苏联未建成项目“第三国际纪念碑”,却以更癫狂的尺度呈现:“真理之塔”巍峨耸立,表面覆盖可自愈的智能混凝土,塔顶的聚变反应堆为整个设施供能;“蜂巢公寓”是工人阶级的标准化居所,每个六边形房间配备全能家务机器人,但居住者需定期接受“思想校准”,公寓外墙的标语“劳动即自由”在月光的照下泛着诡异的光芒。在这里,社会主义现实与赛博朋克元素暴力缝合,构成了游戏摄人心魄的视觉奇观。
秩序?彻底疯狂!
《原子之心》战斗系统继承了《生化奇兵》的异能枪械混合战斗,同时融入了《地铁》系列的生存压迫感。在输出工具方面,游戏提供超过30种可改造武器,霰弹枪、链锯、“集体意志”手套;除了武器系统外,游戏中还有一套技能树系统,玩家可以通过消耗关卡游玩过程中获得的“神经聚合物”来强化学习技能,优先学习使用频率高的技能,加以合理的排列组合就能搭建出自己的战斗风格。在战斗节奏方面,超快的战斗节奏和敌人强烈的攻击欲望决定了游击战式的拉扯攻击模式,虽然出色的画面表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视觉震撼,但无脑的堆怪让我好感度锐减,BOSS的零帧起手和快慢刀也是让我头疼不已;在这里,笔者推荐玩家使用键鼠进行战斗,手柄的“擦边式”攻击让本就容错低的战斗雪上加霜。
在游戏的宏大叙事下,公式化的任务流程就像一个小丑,除了无脑的砍砍砍、杀杀杀,玩家要做的就是不停的找东西,帮助被“五马分尸”的机器人找零件;拜托,我可是苏维埃超级战士,怎么净做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在赛博上班的过程中唯一的慰藉就是搜刮物资了,在本作中制作组贴心的为玩家设计了“一键搜刮”功能,长按RB并移动视角,箱箱柜柜就会自动打开并获取所有资源比如弹药、武器等,运气好的话还能得到武器的蓝图,相比于翻箱倒柜的同时还要提防敌人的偷袭,这种资源的搜刮方式怎一个“爽”字了得。
在集体记忆中寻找个体救赎
《原子之心》的叙事结构是将宏大历史叙事与个体悲剧编织成网:主角P-3的身份设定充满矛盾:他既是3826设施的首席安保官,也是人体实验的幸存者;既是体制的捍卫者,又是真相的掘墓人。“歌唱的政委”因过度脑机接口改造而精神分裂的军官,日常背诵党章,却在雨夜高唱沙皇时期的民谣。“永生者”参与神经聚合物实验的科学家,身体已几近腐烂,却因意识上传无法死亡,每日哀求玩家结束其痛苦。“电子卓娅”是为了纪念阵亡女儿而制造的AI,不断重复着对“母亲”身份的认知错乱······这一个个角色的悲剧性命运共同构成对集体主义神话的无声控诉,大集体背景下真的能实现 “让每个人都平等”吗?民众的机械飞升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阴谋?这一切都等待玩家去探索。
可是,他叫我同志啊
从初入游戏时的视觉震撼到略显糟糕的战斗体验,再到赛博上班式的程序化任务,《原子之心》的宏伟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渐崩塌,就以上内容看来我只能给这部作品中等偏上的评价。但是他叫我“同志”啊,我想所有中国人都明白这一声“同志”的含金量,不管了,定叫他好评如潮(doge)。
评测出自:网易 UU 鉴赏家培训计划
感谢由网易 UU 鉴赏家培训计划提供游戏
加速云存领游戏,满足热爱游戏梦!
Steam User 42
又是锁着的!到底那个傻逼啊,好玩是吧?!他妈的这逼家里马桶上肯定也装了个组合锁,解不开就拉一裤裆!
Steam User 27
游玩的这二十小时是少有始终觉得比较快乐的作品。但过程中遇到过两次确信是bug的情况,一次是被大群僵尸围殴时突然黑屏只剩下界面UI, 无奈只能重读存档导致白捡了二十分钟的垃圾,焦巴脆。还有一次应该是在实验室,需要游泳穿过地下水库后浮上去开门,然而管道下去后水库并没有显示水也回不去原来的台阶只能重开。
这里是试图实现美好未来的乌托邦,充斥着马列毛特色的架空世界。切洛梅广场上放着马克思和列宁头雕像,宣扬共产主义人人平等全民聚合征服世界再将人性光辉捎往异星。二战缓和后,谢切诺夫展开比戈尔巴乔夫更为激进的大集体2.0,让聚合物植入人体实现链接人类和机器人的网络,实现真正的入脑入魂。只是这一种教化宣传打着社会主义民主旗号,实行自上而下的极权制掌握绝对统治和控制权。大集体是一种集体意志,众人心念合而为一,责任责任,重点不是“责”罚,而是共同的“认“识,普通民众用的叫思想控制器,领导用的连接器都是特别表示版本,优先级最高,甚至还有克里姆林宫红星配色。剧院里的舞女尸体表示劳动力贬值了,大家干起活来一个比一个拼命,就为了个免费玩具。彼得罗夫也趁此编写舞女机器的情色程序,让歌剧院变成权色交易的场所,当然其中也包括那台红色冰箱。医院地下室满是被抓来做实验疫苗的尸体,人类失去自由意志被关在牢笼里蹦跳吼叫。所以,这样的环境下,当你说出迈向未来的时候,你究竟在讲些什么东西?
涅查耶夫做为最初的思想控制体,在面对最后的决战选择时,为了完整的战斗体验我选择了向季娜婆婆承诺去复仇,而后困在灵薄域与卡佳相见,这不是我的本意。如果再选择一次,我会摧毁手中的查尔斯,离开3862号设施远离政治斗争。谢切诺夫是不是会激活大集体2.0,苏联会不会最终占领美国军事设施获得权力移交,全人类是不是真的迈向火星,我不在意,我本来就已经死了,如同被炸裂的聚合物,融化,毁灭,然后重新开始这一切。
我们习惯于防备在黑暗中的怪物,站在光明里的怪物戴着面具,它们要做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
马尔克斯写过一部小说《族长的秋天》,虚构了一位拉美国家的独裁者,他是神也是上帝,拥有很多辉煌成就,深居宫中鲜有露面,是我想象中独裁者的样子。明艳阳光下,我走在切洛梅市的街道听着耳麦里传来谢切诺夫博士的任务,周围是热烈的人声,冲向蓝天的气球彩带和机器蜜蜂。广播里喊着,同志们,现在是人类实现伟大变革的时刻,人民跟随领导,领导凝聚人民,歌颂苏联,歌颂未来。直到有一天,他的真面目暴露在电视上,人们终得窥见一隅,而后大惊失色。
Steam User 48
除了开场大游行庆祝,这个游戏远远没有互联网吹得那么神,很多地方都需要再打磨,比如战斗,一些场景设计上的BUG,偶尔遇到,玩着十分揪心。但是闪光点也很突出,美术、设计、细节,这些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细品也是赏心悦目。这是一个客观的评价。